行走在侨乡大地

一个雨后,阳光明媚的下午,我和我的小伙伴来到开平市赤坎古镇,走走停停看看吃吃·······

▼这家伙在拍什么那么入神?是不是有点儿好奇呢?想看吗?

开平赤坎古镇一游

▼原来是在拍这个水珠!

开平赤坎古镇一游

开平赤坎古镇一游

开平赤坎古镇一游

▼万绿丛中一点紫

开平赤坎古镇一游

▼来到河的对岸,对面是欧陆风情街,这样的建筑物现再已经很少了,而赤坎古镇这一条街算是保存得相对完整的一条街了,当年这里可能是全国最繁华的街道之一吧!

开平赤坎古镇一游

开平赤坎古镇一游

▼对岸的骑楼富有时代建筑色彩,在那个封锁的年代,这样的中西合璧的建筑真的是美哉美哉!

开平赤坎古镇一游

▼饿了么?吃点东西吧!这里现在也是有很多好吃的东西的!

开平赤坎古镇一游

开平赤坎古镇一游

开平赤坎古镇一游

▼挑自己喜欢的就好,很有特色的小店-{咖朋啡友}开平赤坎古镇一游

开平赤坎古镇一游

▼说了这里是侨乡那必定是会有华侨们当年可歌可泣有血有泪的故事!侨胞们在外面打拼,回到家乡建设家乡,寻根问底!

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催。

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

开平赤坎古镇一游

▼吃饱饮足,我们走上桥欣赏河对岸的欧陆风情街,别有一番滋味在心头!

开平赤坎古镇一游

▼过了桥,我们可以看到一家关族图书馆--百度一下

关族图书馆位于广东省开平市赤坎镇上埠堤西路。始建于1929年,于1931年中落成并投入使用,该图书馆楼高三层,占地709.5平方米,由当时赤坎两大姓氏之一的关氏族人及华侨捐资建成。

开平赤坎古镇一游

▼钟楼正面“关族图书馆”五字为清代新会举人梁鸾玱所题,正门匾额的馆名是近代广东著名书法家吴道镕的墨宝。

大门外对联上写着:“骨肉有情宗亲倾积愫,同胞着意书馆起宏图”。设计及建筑的过程正经历了当时的"省港大罢工",外出香港及广州打工的人都回到了乡下并出谋献策,所以这幢图书馆不但楼高五层,顶楼还有一座大钟楼(楼顶大钟从德国进口,经历了七十多年的风风雨雨,现仍行走正常),外形以葡式设计为主体,陪衬当时最流行的七彩玻璃窗,地面虽然只是磨砖,但却是精华所在,当时每一块磨砖都是用人手磨成,价值一块银大洋,铺设的工艺更是妙不可言,砖与砖之间几乎是没有裂缝,在大厅中间倒下一、盆水,眨眼间就消失得无影无踪,只因地面水平设计令水迅速向四周的去水道流去,所以地面永不积水,可使图书保管得更加完好。

开平赤坎古镇一游

▼可惜图书馆当天是闭馆日看不到里面的环境,穿过小巷子,我们发现一家门外摆设非常有特色的小店-红色邮筒、白色招牌、蓝色的1664瓶子--红白蓝

开平赤坎古镇一游

开平赤坎古镇一游

开平赤坎古镇一游

开平赤坎古镇一游

开平赤坎古镇一游

开平赤坎古镇一游

▼小店外就是一条用鹅卵石铺成的小巷子路,这样看起来是不是很有粤语长片或者旧香港电影的feel呢?这条街可是拍过好些电影的,至于哪些电影就不一一说明了!

开平赤坎古镇一游

开平赤坎古镇一游

开平赤坎古镇一游

▼这里还是有很多人居住的,这里的人们生活相对是悠闲的,没有大城市的喧嚣!

开平赤坎古镇一游

开平赤坎古镇一游

开平赤坎古镇一游开平赤坎古镇一游

▼细心的人就会发现这不是那部一代宗师里的隐没堂茶馆!

开平赤坎古镇一游

▼回程的时候,装了一回校友,进了开平一中!我想问一句:“校长是刘万友吗?”哈哈哈

我来到,你的城市

······················

拿着你,给的照片

开平赤坎古镇一游

开平赤坎古镇一游

▼水中窥人--看不清看不透

开平赤坎古镇一游

开平赤坎古镇一游

开平赤坎古镇一游

开平赤坎古镇一游

开平赤坎古镇一游

开平赤坎古镇一游

开平赤坎古镇一游

开平赤坎古镇一游

重返校园的感觉真棒!

最美好的年华里遇到最美好的人!

最后奉上几张欧陆风情街的夜景照吧!

开平赤坎古镇一游

开平赤坎古镇一游

开平赤坎古镇一游

开平赤坎古镇一游

谢谢观赏!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