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地之美,阅然指上

  图书君在北京(40°N,116°′E)向您问好!

  双十一过后的这几天,每条大街小巷,每个人的脸上,见面第一句话,就是:双十一花了多少钱呀?

  刷微博和朋友圈,图书君以为会看到“天青色等烟雨,而我等快递”这样一派悔不当初喜气洋洋的景象。但没想到,却看到了很多新鲜词汇,比如说:

  

  

  

  购物车是清空了,但是转的一堆抽奖微博,一个也没中,只能看着中奖的人两眼发红。简直隔着屏幕都能感受到大家“千金散尽不回来”的崩溃。其实不必这样,真的,我们要允许一部分人先中奖,因为你不允许他/她也会中的。

  写到这里,我想你们此时最需要的应该是一篇致富攻略。

  但我会写吗?不会的!我要是知道还会在这里写这篇文章吗?但贴心的我还是想为大家做些什么。于是掐指一算,猜到了你现在的食谱。

  不管是西北风,还是东南风,都好喝都好喝~

  喝一口西北风,吃一口土。嗝~

  作为一个致力于科普的编辑,我想我能为你做的,也就是丰富一下你的“食谱”,为你介绍几种土了。

  我是一个没有感情(但好看)的小编

  朋友们,感谢我国地大物博吧!连土都有这么多种。下面图书君就为大家介绍一下,大家可根据实际情况,各取所需。

  自然是一位伟大的艺术家,地球表面的山川河流就是它泼墨、涂鸦的艺术作品。如果你从天空向下俯瞰,我国大地的不同区域,分别呈现出黄、青、红、白、黑的颜色,这种神奇的“五色土”,有着什么玄机呢?

   第一步是染色

  500多年前,农历二月的清晨,一队人马浩浩荡荡地走出紫禁城,朝西侧的社稷坛进发。群臣衣冠整齐各站一旁,年轻的皇帝怀着恭敬的心,一步步走上社稷坛,向社神(土地之神)和稷神(五谷之神)祈求丰年。呈现在他面前的是由全国各地纳贡而来的五色土:中黄、东青、南红、西白、北黑。

  

  社稷坛的五色土

  社稷坛中土壤的分布大体上符合中国土壤分布概况。东方多水稻土,呈青色,南方多红壤,西北干旱土、盐碱土呈白色,中部的黄土高原雏形土呈黄色,北方黑土当然是黑色的了。

  《说文解字》对“土”字的定义是:“土,地之吐生物者也。”土壤其实就是陆地表面具有一定肥力,能够生长植物的疏松表层。

  土壤呈现在我们眼前不同的颜色其实暗示了它内在性质的变化。颜色的深浅与腐殖质有关,腐殖质含量多时,土壤呈黑色;腐殖质含量少时,土壤呈灰色。土壤颜色还与其中所含化合物的种类有关,氧化铁为红棕色,根据含量多少,土壤便呈现不同程度的 红、棕红及棕黄色;二氧化硅、碳酸钙、氢氧化铝等为白色。因为矿物质和有机质的加盟,土壤的颜色变得丰富而鲜活起来。

  中部:最壮观的黄色巨阵

  大约260万年以前的第四纪,在中国西北某个荒漠地带,这里气候干燥,昼夜温差很大。当清晨的阳光打在一块岩石上时,它意外地发现,由于长年累月热胀冷缩的作用,自己已经被“粉碎”成一粒细小的砂!

  风对沙尘的搬运,对黄土高原的形成起到决定性作用

  然而,还没有等它从悲伤中清醒,一股强劲的风就把砂挟带到空中。此刻,它的周围是以百万吨计的细砂和粉尘。这股“沙尘流”随风南下,粗粒的先沉降下来聚成沙漠,细粒的则飘移至秦岭北麓。经过二三百万年的搬运和堆积,逐渐形成了现在的黄土高原

  黄土高原的土壤呈黄色,是由于土壤中有机物含量较少。黄土中有大量的钙质或黄土结核,使得土壤呈碱性。孔隙较多,土质就会特别疏松。被流水浸湿后。通常很容易剥落或遭受侵蚀,甚至发生塌陷。于是黄土高原呈现千沟万壑的外表,也成为我国水土流失最严重的地区。

  黄土,主要是第四纪风力搬运堆积的土状物质。中国的黄土除了集中在黄土高原外,还包括新疆、青海、黄河下游及松辽平原等地

  黄土主要分布于比较干燥的中纬度大陆地带。全世界黄土分布的总面积大约占陆地面积的10%,中国的黄土高原是世界上规模最大的黄土集中区。

  社稷坛五色土中的黄土象征黄帝统治天下,由手拿绳子掌管四方的土神辅佐。居中的位置也暗示着 “普天之下,莫非王土”。

  然而我们更加关心的是黄色土的实际分布。巧合的是,黄土高原恰恰位于中国的中央腹地。它在中国的版图上形成一个壮观的黄色巨阵:西起甘肃祁连山脉的东端,东至山西、河南、 河北交接处的太行山脉,南抵陕西秦岭,北到长城, 包括陕西、山西、宁夏、甘肃、青海、内蒙古、河南7个省区的280多个县市,所到之处,满眼都是黄土。

  南方:脚下燃烧熊熊烈火

  就像铁会生锈一样,土壤中含铁的物质也会氧化成“锈”。这片生锈的大地北起长江沿岸,南抵南海诸岛,东自台湾省,西至云贵高原及横断山脉, 正是社稷坛中红土所在的南方。

  在中国,北起长江沿岸, 南抵南海诸岛,东自台湾省,西至云贵高原及横断山脉的范围是红壤的主要分布区域

  在热带和亚热带地区,强烈的阳光、 热带雨林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三强”联手,共同创造了高温高湿的气候条件。矿物发生强烈的化学反应,产生大量可溶性的盐基、硅酸和含铝铁物质。盐基和硅酸进入地下水后流走,含铝铁物质则积累下来,在干燥条件下发生脱水,形成无水的氧化铁,使土壤呈现红色。

  红,象征掌管南方的炎帝,他由手持秤杆掌管夏天的火神辅佐。然而我们脚下的红壤并没有真的着起火来,而是“燃烧”出了众多美味。气温高、雨量充沛、自然条件优越、分布着红土的南方,是我国热带、亚热带林木、果树和粮食作物的生产基地。

  在红壤分布的浙江,当地的蚕茧产量、柑橘产量均位居全国前列,森林覆盖率达到了 60%,是中国东南的植物宝库。

  福建的许多地区都种植了茶叶

  同样是红壤典型地区的福建,则是一个茶叶之乡。由于红壤属于酸性土壤,适合种植茶叶,所以茶叶是福建的传统特色产品。福建的茶叶总产量居全国第一,乌龙茶就是在那里栽培出来的。

  东方:泛着青色的光

  按照社稷坛中五色土的分布,东方是青色土, 象征东方太皞(又称太昊或大昊,就是华夏始祖伏羲氏的别称),他由手持圆规掌管春天的木神辅佐。 春天是万物生长的季节,和东方朝气蓬勃的形象很吻合。那实际上,这样的布局是现实的映照吗?

  按照地理学的划分,青色的土可以看作水稻土。水稻田在排水不良或长期被淹的情况下,红壤中的氧化铁常被还原成浅绿色的亚铁离子,土壤便成了青色。

  鄱阳湖平原上密布稻田,是江南重要的粮食生产基地

  水稻土在我国分布很广,占全国耕地面积的1/4,主要分布在秦岭—淮河一线以南的平原、河谷之中,尤其是长江中下游平原最为集中。

  水稻土的特殊之处在于,它是在人类长期的耕作和培育下,形成的高产稳产的耕作土壤。合理的耕作经营使土壤不断改良,保持和提高土壤肥力,使天然的土壤不断熟化,变为肥土,形成一种重要的土地资源。除了水稻,小麦、棉花、油菜等旱地耕作的农作物也都可以在这种土地上种植。

  当温暖的阳光透过玻璃窗,唤醒你开始一天的工作,面对香气扑鼻的早餐和身上舒适的衣服,我们真的应该面朝东方,感谢青土的慷慨奉献。

  西方:有一抹鱼肚白

  白土,象征西方少昊(黄帝的儿子,中国古代神 话中的西方天神),他由手持曲尺掌管秋天的金神辅佐。秋天是丰收的季节,但现实生活中的白土,却没有古人眼中那么美好。它并不能带来太多白花花的粮食,事实上,在白土上种植作物是很困难的。

  白土其实是盐碱地。土壤表层盐碱聚集,一般农作物都不能种植,只有很少的耐盐植物能够生长。盐碱地中的土壤叫盐碱土,又称为盐渍土,包括盐土和碱土。

  盐碱土主要分布在中国新疆、甘肃、青海、 内蒙古、宁夏等省、自治区地势低平的盆地和平原

  西北干旱和半干旱地区,底层土和地下水中所含的盐分,由于地面蒸发作用强烈,随着水上升到地表层。水分蒸发后,盐分留在土壤表层,越积越多,所以就形成了大片大片光洁雪白的盐碱地。

  灌溉农业区采用不合理的灌溉方式,用水过量的话,就会引起矿化度很高的地下水位上升,必然会加速水分蒸发,使更多的盐分聚积在土壤表层。我们在“塞上江南”宁夏平原和河套平原要限制水稻的种植面积,就是为了防止出现这种“白土”。

  向日葵是喜温耐旱的植物,即使在新疆盐分较高的土壤中也能良好生长

  当然,应对盐碱土,我们也有自己的方式。可以使用排水冲洗的方式来降低土壤中盐分的含量,还可以种植一些耐盐的作物,比如向日葵,在种植的过程中改良土地。想象一下站在向日葵的田野里,收获的感觉多幸福!

  北方:沃土的黑色召唤

  黑色召唤的并不是冬天的死神!在社稷坛的说法里,黑土象征北方颛顼(黄帝的孙子,中国古代神话中的北方天神),他由手持秤锤掌管冬天的水神辅佐。也许你会感觉到冰封的寒意,但这丝毫不影响“黑得冒油”的土壤品质。

  黑土中的有机质含量大约是黄土的10倍,是最肥沃的土壤。中国的黑土主要分布在松嫩平原的东部和北部以及三江平原西部

  黑土是“土中之王”,是土壤中质量最优良的一种。由于温带季风气候的影响,东北地区夏季高温多雨,草甸草本植物生长繁茂,使地上和地下积累大量有机物质。而在漫长寒冷的冬季,土壤冻结,微生物活动微弱,有机质分解缓慢,土壤中积累的有机质就 比较多,所以土色较黑。黑土有机质含量大约是黄土的10倍,是肥力最高、最适宜农耕的土地。

  从全球看,能称为黑土区的地方只有3个:乌克兰大平原、密西西比河流域和中国东北的松辽流域。这正好验证了“北黑土”的排列。东北地区的黑土面积约有103 万平方千米,约占全球黑土面积的1/5。 这片肥沃的土地向我们源源不断地输送着大米、玉米、高粱、大豆等众多美味。

  五色土只是中国土壤中5个主要的大类别。中国各地地域差异很大,受不同的地理因素影响,土壤类型和颜色远远不止五色土那么简单:棕壤、紫色土、 白浆土……屈指算来,中国有60多种土壤类型

  我们居住的行星称为地球,并非偶然。因为地球上的很多生命都依赖着覆盖地球表面的一层脆弱松散的泥土。没有它,生物就永远不会从海洋里爬上来,就不会有陆地上的植物、农作物、动物和人类 。

  所以不管是什么土,我们都要去善待它。

  看到有这么多种土,我就放心了。我在北京吃黄土都快吃烦了,希望可以有好心的朋友给我送一些其他“色”的土,让我换换口味,丰富一下营养。

  那么,#你们呢?都在哪里吃什么土?#

  END

  本文内容选自《天知道答案——博物少年百科·了不起的科学第3辑》

  丛书主编:许秋汉

  本册主编:刘莹

   保存下方图片到手机,打开手机淘宝即可购买

  编辑 | 小橙

  排版 | 小橙

  文中未标注图片来自网络

  

  长按关注图书君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