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 月 6 日,一场厕所博览会开幕,比尔·盖茨来到现场致辞,展示过去 7 年盖茨基金会“厕所挑战”的成果。展会英文原名比较简单,“厕所重造博览会”(The Reinvented Toilet Expo),中文则取名“新世代厕所博览会”,中国国际贸易促进会、中国国际商会都是合作方。盖茨也特意提到中国 2015 年以来的厕所革命,称“这体现了中国加快安全卫生建设的决心”。

盖茨的开幕演讲,他举起一罐人类粪便。

马桶和厕所模型经过精心布置,展商希望参与者尽可能快速理解这些高科技的工作原理。入口处最大的位置是杜克大学的展示区。展台被架高一米,上方是座式和蹲式两个马桶,马桶下方是庞大的处理体系。杜克大学用红色和蓝色的管道分别演示,尿液、粪便以及卫生巾的混合体是如何通过,先分离出固体和液体,然后再经过消毒和焚烧,杀死其中的寄生虫,最终排放出干燥的粪便废料。

杜克大学研发的新型厕所系统。

二层克兰菲尔德大学的展台聚集了几个中国观众,正在展示的是一种小型家用新型厕所。展示者摆放两种不同的模型,第一种外观和正常的马桶看不出任何区别,第二种做成了全透明外壳,其中的每一个零件清晰可见,不同的部分还加上彩色的指示灯。模型旁有一块控制版,参与者按下按钮,就可以巡着灯光的变动,像看科普纪录片一样观察粪便是如何在这个小小的马桶中完成分离、焚烧和排污的。项目的介绍人员告诉观众,研究类似技术的参展方不止一家,他们的技术突破点在尿液分离系统。污水通过薄膜,可以产生用于马桶自身的电力。

克兰菲尔德大学的模型。

一位女性参观者反复观察这只马桶,也不断提出疑问,“不需要用水?”“没有下水道?”“不需要插电?”讲解员反复解释,这个马桶将会用在水资源匮乏、没有污水处理条件的地方。不止是偏远落后的地区,往往城市之中也需要。参观者说她自己就曾经住在北京的胡同,她和家人一度需要使用痰盂自己解决排泄物。

除了用于家庭的小型独立厕所,还有放置在公共场所的大型厕所。瑞士联邦水科学和技术研究所(EAWAG)放了一个太空空间站一般的户外厕所。一位项目成员会带领观众围绕厕所一圈,告诉大家这是模块化的新型厕所,就像乐高积木那样,它可以搭建成单体厕所,也可以是开放式的洗手台。解员操着北欧口音的英语边讲边打开和移动厕所的各个模块。分离加焚烧,粪便和尿液最终会变成肥料一般的干燥残渣,堆砌在其中一个模块的托盘上,之后有人定期拉开抽屉清理掉这些废料。

EAWAG 户外模块化厕所。

2013 年,环境工程师、公益组织“人人皆有厕所(Toilets for People, TFP)”创办人贾森·卡斯(Jason Kass)在《纽约时报》发表观点文章《盖茨盖不了厕所》,指责盖茨关于厕所的努力完全是精英主义对第三世界不切实际的假想:“盖茨基金会用大量花里胡哨的功能、巨额的预算和精英工程师,在距离客户几千英里的地方利用最新科技做实验”。

那一年盖茨厕所挑战冠军是一个用上太阳能、并且将排泄物变成能源的尖端家用厕所,造价 1000 美元一个。而海地、印尼和孟加拉等国的贫民窟,人们每天的收入在 1 - 5 美元,一年也负担不起一个厕所。盖茨也承认,挑战 7 年过去了,新型厕所的价格始终居高不下。某些新世代厕所的单价要花费 1 万美元以上。至于每人每天 0.05 美元的目标,依然遥遥无期。盖茨基金会已经决定追加 2 亿美元投入。

一位接受采访的 22 岁男子则说,他们没有主动要求厕所,在户外的微风中小便反而更舒服。那篇文章的结论是“印度不良的厕所习惯和收入或者水资源短缺无关,更是因为印度几百年来的种姓制度。”盖茨并没有直接回答他要如何解决根深蒂固的观念问题:“没有人说过卫生设施可以独立于其他领域独自发展……你还需要疫苗,需要住房、高质量的教育,每个社会领域都要做出贡献。但是我几乎还没看到过哪些地区对卫生设施投资过多的情况。”

盖茨的结论是,发达地区用的厕所建造成本高、维护成本也高,而不维护人们就不会去用。解决方法是用新技术造出既便宜、使用成本也特别低的厕所。发达地区的领袖们找到问题之后,决定发明一种专用的技术给贫困地区使用,但大胆的技术设想并不容易成真。人口、经济、政治,每一个环节都在影响着数亿人的饥饿和卫生。一个高科技的厕所可能不是上厕所难题的最终答案。

来源:中国知识产权报

作者:宋景艳

编辑:标天下知识产权

百度标天下官网免费查询商标专利,标天下是一家做互联网+知识产权服务平台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