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人烟稀少到高楼矗立,每个城市都有不可缺少的一位见证者,TA 在变迁的岁月里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将过去、现在与未来紧密黏着,让人们得以借由 TA 熟悉并适应日新月异的城市。这个见证者,就是——老菜场

老菜市场有分量、有温度、有味道……让人看到纯粹的生活、看到人生百态。TA 呈现着城市的过去:一条不宽不窄的街,两旁摆满小摊,沸腾着卖菜、卖肉、卖卤味等摊贩的市井吆喝。TA 支撑着城市的现在:知道这个菜市场的人,为每天的柴米油盐酱醋茶,在街道里来来往往。TA 更隐藏着城市的未来:周边逐渐高楼林立,这份地道的烟火味还能保存多久?

怀念过去、活在当下、忧虑将来……一个小小的菜市场,浓缩着整个贵阳城。

也许是特殊的缘分,盟妹子和小伙伴在走街串巷时,偶遇了一条老菜市场。

菜场很好找,在贵阳也算小有名气,就位于黔灵山公园入口处停车场右转的北新区路。菜场两旁是老式楼房,中间一条路摆满大大小小的摊子,街坊摆摊式的营生,却比不少农贸市场生意好很多。

一日之计在于晨

一日之计在于晨,工作如此,生活也如此。在这样一个老贵阳扎堆的地方,常能看见贵阳清晨的日常。很多老年人和周围的居民每天早上到黔灵山公园锻炼完之后,都会到这里买上新鲜的菜为一日三餐做准备。

随着人群走进这条街,最先看到的就是一些农家人挑着新鲜蔬菜、野菌、自酿蜂蜜、花生等带着泥土气息的农产品来卖,非常新鲜。

▲自酿的蜂糖(蜂蜜)

▲刚从土里挖出来的花生

▲从其他地方来卖菜的阿姨们

从早饭到晚饭,所有的食材在这条街上都能找到,菜品种类丰富,而且价格公道:用蔬菜做的菜豆腐、脆脆的莲藕、带有地方特色的腌制萝卜干、热油煎炸的熟食……老贵阳的各种地道豆制品,这里也能看到。

▲铺满蔬菜的菜豆腐

▲腌制萝卜干

▲脆臊 摄/胡萝卜

老贵阳的点滴

穿过一个大铁门,就更加热闹了,人们左顾右盼、询问估价、弯腰挑选、等待找零。在这条街上有好多老店,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地为大家服务,常来买菜的人已经成了这里的熟客,老贵阳的点滴在这里涓涓流淌。

“来买了,自家做的豆皮,干勒放不坏……”“老板,给我称点这个豆皮哈”,听到几句对话,转头一看这边有一个卖豆制品的摊点,许多大爷大妈围在那里等着买他家的豆皮。除了豆皮之外,还有辣椒面、豆豉、手撕豆腐等售卖。

▲排队买豆皮

贵阳人或者说贵州人对于霉豆腐是有情怀的,喝粥的标配除了榨菜之外,相信就只有霉豆腐了。在豆皮摊旁边就有一家生意火爆的霉豆腐摊,左右架满长毛豆腐,中间腾出一个台子来销售。

▲娴熟地动作拌匀霉豆腐

他家的霉豆腐是现场用辣椒、花椒等配料来拌的,一大瓶才 30 元。老板娘特别热情,一直吆喝着揽客,看着我在拍照叫我先试吃一下,旁边的小伙伴也说看了这么久,买一瓶回家吧。由于抵挡不住霉豆腐的香味,盟妹子不自觉地掏钱买了一瓶。唯一遗憾的是由于匆忙,忘记问老板店名,但只要到这条街上,就绝对能找到他家。

▲我买的那份,老板在装瓶

▲回家就拿了两坨出来吃

杂货店的老板各个身怀绝技,花椒八角随手一把,过秤一瞧,不多不少,你说要多少就多少,不会缺斤少两,让买菜的人总是从心里感到佩服。

摄/胡萝卜

一个菜场,卖肉的摊子必须有。肉贩们手法熟练,对着案板上的肉骨手起刀落、肉片纷飞。其中有一家十分特别的店,在这条街上开了很多年,叫“茶室食肉店”

茶室不是卖茶的哟,而是打麻将的地方,他家店门口卖肉,店里全是中老年人在搓麻将,门口卖肉砍价的声音和里面喊着幺鸡、碰、自摸的声音夹杂在一起,没有一点违和感。或许这就是贵阳人的生活,人走到哪里,麻将就在哪里~

五五面条店是二十年的老店了,许多人有记忆起,他们家就在这条街开着。面条店制作面条的环境十分干净,台面也整理得非常整洁。面摊上卖着各种各样的面:兰州面、鸡蛋面、宽面、碱水面、挂面……有的人还大老远跑来,就为买他家的面。

老菜场还有一大特点——卖鸡鸭的店,大大的铁笼子关着家禽,任人挑选。由于后来有明文规定菜市场不能有活家禽,店家就全都将鸡鸭杀好,再整齐划一地排列在台上。像在水中跳芭蕾的舞者,很有喜剧性。

几米宽的街道上,密密麻麻的人群来回涌动,看着他们带着满脸的笑容以及对生活的热情,用地道的方言相互交谈着,突然觉得,生活怎样对我们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我们怎样对待生活。

儿时的记忆

在北新区路菜场,除了日常的肉蛋蔬菜,还有甜酒、炸豆腐圆子、炸耗儿鱼、茄夹、核桃、炒板栗……看着琳琅满目、香气四溢的小吃美食,心情大好。

而最诱人回忆往昔的,是一个充满童趣的东西——拐枣。拐枣长得像万字符“卍”,有些地方称它为“万寿果”,其它的名字还有很多,比如拐椒、龙爪、金钩子等等,现在就是回到农村也不容易吃到,在城市大街就更难寻觅了。

在菜场里卖拐枣的是一个老奶奶,一只粗糙的口袋铺在地上,上面整齐排放着七八串拐枣。拐枣看起来颜色鲜亮、果肉饱满,应该是老人亲自进山摘回来的。吃一口,就像回到了在院坝大树下,听奶奶说故事的儿时岁月。

▲拐枣

包子馒头店,不管是在家门口、学校门口、菜市场或是某一个景区,我们都可以找到。小时候喜欢家口的小林包子店,读高中后喜欢吃五中门口一家包子店的破酥包和烧麦,随着时间流逝,这些儿时的店铺也因某些因素而搬走。

刚好穿过另一个铁门,即将走到街尽头,想起这里有一家多年屹立不倒的包子店——王林面食。生意好到爆,天天从清晨就开始排大长队,尤其是从黔灵山公园锻炼出来的老人们,最爱买他家的包子馒头。

此时临近中午,侥幸的以为人少能买到包子,于是盟妹子带着小伙伴小跑到店门口,谁知放眼一看已经排到拐弯处了。我们只好饿着肚子,放弃一尝的机会,默默走了。

上到八十岁,下到十八岁,无论男女老少,在这条街上都能找到充满记忆味道的食物。那些食物附着着我们浓浓的情感,再次看到、尝到时,心中总有一股暖意流淌而过。

浓浓的烟火味

盟妹子乘车回家时,脑海中仍然有猪肉摊的肉腥、水果摊的甜香、时蔬新鲜的色泽、霉豆腐摊老板的热情、小孩拖着妈妈买零食的模样、茶室肉店里的麻将声、来来往往的买菜者、相熟或不熟的人互相商讨价格的画面……久久挥之不去。

摄/胡萝卜

从马路菜场,到规范的农贸市场,再到连锁超市、生鲜网站,从现金支付到手机微信/支付宝扫码付款……时代一直在变化,都市里崛起了各式各样的新玩意儿,老菜场为了生存,也在努力跟上时代的脚步——在摊位上放上收款二维码。

摄/胡萝卜

但这里仍然留着我们小时候和父母去菜市场买菜的模样,保留着属于老贵阳和老贵阳人的点点滴滴。只有在这样为数不多的老菜场,才能更直接地感受到那看不见、摸不着的“烟火气”,接触到生活最质朴、纯粹的模样。

像这样充满记忆的菜场

可能在将来越来越少

不知道大家的成长过程中

有没有让你印象深刻的菜市场

留言介绍给盟妹子

下次盟妹子就去你推荐的地方看看

编辑:mini坨 责编:skx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