樗下杂谈

文·刘大石

雅与俗

近时,观陈独秀的手札,其字正如其人,刚健不群,爽利透彻。 有人说,陈氏曾评沈尹默字“俗在骨”,字外无字。面对陈字,则不难理解其言,就笔墨而言,其字自不及沈,然字外的东西则可凌视四周,傲气独显。书画虽是小技,却可通大道,且使笔墨通灵的,或宏阔,或精微,或超逸,或沉雄,在乎用笔者的气度与襟抱。

刘大石 风雨四时册之一 33x33cm 纸本水墨 2018年

刘大石 风雨四时册之二 33x33cm 纸本水墨 2018年

余事

明季制壶大家时大彬,为人敦厚古穆,所制紫砂壶一如其人,清静安闲,令人起敬,其佳制与供春各逞一时。其徒徐友泉,善仿青铜彝鼎,泥色多变,亦一时大家,却自谦说:吾之精,终不及时之粗也。

此至言也,古朴,乃至美,巧则匠气生焉。大巧若拙,正如齐白石的画构与笔墨,修为到处,触笔朴茂,却余味深藏,有着他的诗书金石的底蕴。后人争相仿效,非乖即弱。

古人泥瓦草屋,纸窗红烛,吟诗啸月,清话闲茶,而生田园佳气也。而今,那古时的木格窗只是偶尔挂在水泥墙上,就像猎人挂死兔一样,哪有半分鲜活的蔬笋气。

可见,书画乃耕读余事,此前人之谓也。几千年里,几无专职的书画家,即使皇家的御用者,却很难达到一流境地,有的只是写字的大儒与书生、作画的高僧与隐士。有时会追忆那个进京赶考三年而归的时代,那些日子只能存在旧忆中。

刘大石 风雨四时册之三 33x33cm 纸本水墨 2018年

刘大石 风雨四时册之四 33x33cm 纸本水墨 2018年

富与贵

有个说法:唯其丰裕,方致颓废。似有道理,世家子弟多纨绔不堪,饱暖思淫欲,哪里还有远志。然而,似乎真正的艺术,大多数都是温饱之后的作为。每个王朝,都是在安定富庶之后,才有文化与艺术方面的建树。盛唐的诗歌,两宋的词韵,康乾的好古集藏,当不出此。而人们一直说:玩物丧志。然无论如何,艺术真的是“闲“出来的,困穷是不容易闲的。有时世间的事就是这样的矛盾。

倒是学者余世存先生说得好,真正可以垂传的,是家族的与民族的文化积淀,其他皆不足凭。

刘大石 风雨四时册之五 33x33cm 纸本水墨 2018年

刘大石 风雨四时册之六 33x33cm 纸本水墨 2018年

腹有诗书

清季画家方亨咸说过:绘事,清事也,韵事也。胸中无几卷书,笔下有一点尘,便穷年累月,刻画镂研,终一匠作也。此真赏者所以有雅俗之辨也。

可见古人立足之何在。

能作如是想,或是认可这一说法,便已是不俗了。即使不是个坚定的革命者,也是个开明绅士。这是文心,是内美。无论是蔬笋气,还是纵横气,无论是轻快恬淡,还是筋骨内敛,只要有了清华之心,便无韵事,也自风流了。

刘大石 风雨四时册之七 33x33cm 纸本水墨 2018年

刘大石 风雨四时册之八 33x33cm 纸本水墨 2018年

一个“静”字了得

恽南田云:“画至神妙处,必有静气。”与禅家的“应无所住而生其心”通。清人竺重光亦云:丹青竞胜,反失山水真容。似有合处。

唯其得静,方与清雅幽奇相邻也。

唯其静时,如如来微笑,九天花落。

宋人小品,得静字。寓安祥笃定于精微之间;即如太极之手,含风雷而不动,展变化于无形,刚柔之际,呈中正冲和之态。

而一“静”字殊难得也。睹吾辈时人之作,剑拔弩张,有拔山之欲而无其力,见杀阀之气而乏其能。求静者,似应于减力上下功夫。古人称:偶然欲书,先散诸怀抱。散者,减也。去杂念,舍蛮力,含清思而不轻发,化奇崛为万顷波,走笔处身畔微风未觉,收毫时天际密云方开。

减力,可得静,如诸葛之坐空城,只三两老卒可挡数十万铁骑,城则空矣,然心实有术,赖其平生驱策应对之积累,此百动后之一静也,乃百阵冲杀之余续,启万籁俱寂之先机。

这一“静”,是身经百战余暇的解甲而憩,是扬帆远济归来的凭海临风;是“得法返长安”时众生前的登坛说法,是“一览众山小”后山脚下的一杯清茶。

从无不动之后的静,静时自有风云在,静时自有百鸟鸣,静处方得雪飘落,静处更有心花开。所谓“素处以默,妙机其微”。

刘大石 风雨四时册之九 33x33cm 纸本水墨 2018年

刘大石 风雨四时册之十 33x33cm 纸本水墨 2018年

从不学处求之

东坡云:“吾虽不善书,知书莫如我。苟能通其意,常谓不可学。假我数年,撇弃旧学,从不学处求之,或少有近焉尔”。当属谦言,却也道破了个中堂奥。

“字如其人”。可见“从不学处求之”,乃古人所以胜今人者。古之大家均为一代高贤,书画乃修齐治平之余事也,因其胸藏天下、迹达九州,不求工而自工。

同时,古人闲情之时,于书画上用工最勤,曾国藩七十后,尚于晨起后日课临摹数纸,可见冰结三尺之功。

刘大石 风雨四时册之十一 33x33cm 纸本水墨 2018年

刘大石 风雨四时册之十二 33x33cm 纸本水墨 2018年

刘大石(刘文杰),别属樗堂,西园,大石草堂。河北迁安人,现居北京。问业艺术家古泥、汪为新先生,曾创刊并主编《中国书房》等刊物,职业书画家,自由撰稿人。

作品出版:《当代青年书画名家·刘文杰》《如逢花开·刘文杰写意花鸟精品集》《步屧寻幽·刘文杰中国画作品集》《止观·刘大石》《寓妙于微·刘大石》散文集《西园闲草》诗集《西园吟草》。

主编:王成业

合作邮箱:[email protected]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