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凰网重庆综合11月16日,“艺术的力量”中国当代艺术名家魏楚予艺术成就展在重庆人民大礼堂北展厅开幕,包括《碧海》等魏楚予创作的艺术精品将展出,展览将持续到12月13日。

开幕式现场。

多幅画毛主席巨著来渝

本次展览中,魏楚予最经典代表作《求索》、印制在《毛泽东同志诞生100周年》纪念邮票上的《毛主席在陕北》《毛主席在中南海》,以及市场估价1000万的油画作品《碧海》,加上各类包括油画、国画、素描、书法、版画在内的创作精品共50余幅,首度亮相重庆。

魏楚予在开幕式上谈创作时的心路历程。

油画《求索》,全名《艰苦奋斗、求索真理》,由魏楚予耗时7年创作。

油画《求索》,全名《艰苦奋斗、求索真理》,由魏楚予耗时7年创作。开幕式上,魏楚予分享了《求索》创作的故事。魏楚予说,他曾有幸到毛主席工作、生活过的菊香书屋参观,深受感染与鼓舞,感到非常震撼,就想到了创作。“通过画作还原历史的场景,留下文献性的资料,以便后人研究,这是自己作为一个画家的职责。”创作中,他用了7年的时间来了解、搜集与创作,其中了解、搜集用了近80%的时间,然后勾勒草图并征询意见,一次次修正,直到最后的细节毛主席的亲属和身边工作人员都确认,在他们的帮助下,最终完成,并获得了社会各界的认可。

作品《毛泽东在陕北》,反映建国前的战争年代,即为中国革命奠定基础时期的毛泽东。

作品《毛泽东在中南海》,表现的是晚年时期的毛泽东,仍在为党的完善、国家的安慰、人民的命运日夜操劳,不懈求索的特定形象。

作品《毛泽东在陕北》《毛泽东在中南海》,原作皆被收录为《毛泽东诞辰100周年》纪念邮票,前者于1992年发行,以毛泽东在陕北为主题,反映建国前的战争年代,即为中国革命奠定基础时期的毛泽东;后者于1993年发行,表现的是晚年时期的毛泽东,仍在为党的完善、国家的安慰、人民的命运日夜操劳,不懈求索的特定形象。

估价1000万油画首现重庆

市场估值1000万的油画作品《碧海》在展出中备受关注。据介绍,《碧海》使用的绘画技法较为复杂,在国内掌握此种技法的人较少。作品对光和影的表达发挥到极致,在画面描绘上,通过对光与海的深刻塑造,加深了色彩的变化和冲击力,其色彩的微妙与细腻使画面呈现出虚实交替的景象,形象生动而富有诗意。

市场估值1000万的油画作品《碧海》,作品对光和影的表达发挥到极致。

此外,令人印象深刻的还有魏楚予数幅以鱼为主题的国画作品。在国画上,魏楚予师从陈大羽,又是齐白石齐派弟子。但是他没有局限于齐白石的虾,也没有追随陈大羽先生执着于画鸡,他选择了画鱼,且在业内有“楚鱼”之称。魏楚予笔下的鱼有活力、有灵性、有仙气,鱼游,跳,跃,腾飞的各个形态都画的十分传神,给人以激情绽放,脱颖而出的视觉效果。他把鱼上升为图腾,动静相宜,动为力争上游,而静止心静如水,耐人寻味。魏楚予画的鱼配上他功力非凡的书法对联,构成别具一格的中堂佳作,笔情墨趣,动静相宜。

魏楚予作鲤鱼主题国画、书法。

重庆是魏楚予“第二故乡”

魏楚予对重庆有特别的感情。“重庆是我的第二故乡, 3岁时随父亲来到重庆,7岁离开。今天再回到重庆,感到非常亲切。”魏楚予介绍,一直以来,他在军队从事文化工作,为重大历史题材创作作品,如“三大战役”、《求索》等作品。

魏楚予亲自向嘉宾介绍作品。

据了解,魏楚予擅长对西方油画与素描进行技术提炼,将西洋画与中国画两大画派特点相结合,画作既有中国大写意传统的笔走中锋、见笔见墨,又有西洋画色彩的饱满明丽、热烈而不俗艳,因此他被国内业界称之为“继徐悲鸿之后又一位‘中西合璧’的艺术家”,又被誉为东方的“莫奈”。

延伸阅读>>>

魏楚予,1945年生,著名画家、书法家、邮票设计家、中国人民大学徐悲鸿艺术学院教授。1960年,15岁的魏楚予考入中央美术学院附中,1965年又以优异成绩考入中国美术学院学习。在此期间,他跟随颜文梁、倪怡德、罗工柳等学习油画;跟潘天寿、林风眠学习国画,习得了坚实的中、西绘画艺术基础和深厚的文化底蕴。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