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昆明聂耳交响乐团副团长李卫东是一位“音乐老炮”,他告诉记者,根植于多姿多彩的民族文化,云南其实是一块音乐的热土,就连人们多少有些“望而却步”的严肃音乐领域同样如此。昆明聂耳交响乐团是中国唯一一支以人民音乐家“聂耳”命名的交响乐团,除常规演出外,普及音乐也是其天然的使命。

聂耳的百年交响

云南青年究竟何种模样,抚今追昔,聂耳有一张最让人记忆深刻的面庞。这位人民音乐家从玉溪走出,在短暂的生命历程里,迸发出了无穷的能量。每当《义勇军进行曲》《毕业歌》《金蛇狂舞》响起,这位云南青年的身影就跃然眼前。他的热血从未冷却,他的精神永在庚续。

人民音乐家

音乐从来都不简单,劳动号子鼓舞热烈生产,民族小调诉说悠悠风情,高山流水记载知音佳话,四面楚歌承着万古千秋……尤其在动荡的年代,音乐甚至会成为最有力量的武器,因为它能凝聚人心,使亿万中华儿女众志成城,与外来入侵者展开不屈不挠的斗争。

传承五四精神,一个叫聂耳的青年于1935年站上了历史舞台的中央,一曲《义勇军进行曲》,吹响了中国革命之号角,人民解放之声鼙鼓:

起来!不愿做奴隶的人们!

把我们的血肉筑成我们新的长城!

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

每个人被迫着发出最后的吼声。

起来!起来!起来!

我们万众一心,

冒着敌人的炮火,前进!

冒着敌人的炮火,前进!

前进!前进、进!

【百年五四·云岭对话】聂耳的百年交响

聂耳。资料图

事实上,自1933年由田汉介绍加入中国共产党以来,聂耳就已积极投身党领导下的革命文艺活动。除《义勇军进行曲》外,他还创作了《新女性》《开路先锋》《大路歌》《前进歌》《毕业歌》《铁蹄下的歌女》等作品,在全国广为传唱。他是当之无愧的中国新音乐开路先锋,其作品对激发民众开展抗日救亡运动起了极为正面的作用。

天妒英才,聂耳的生命定格在了1935年。然而有的人死了,他却永远活在人民的心中。1949年9月,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确定聂耳谱曲的《义勇军进行曲》为代国歌(1982年确定为国歌)。1954年,云南省人民政府决定为人民音乐家聂耳重修墓地,郭沫若书题了“人民音乐家聂耳之墓”碑。在聂耳的家乡,人们用他的名字命名桥与路,还修建了聂耳公园、聂耳音乐广场、聂耳演艺厅……此外,聂耳作品也在红土高原上被不断演绎和阐释,始终焕发着勃勃生机。

云岭起交响

昆明北市区一处小院内,不时有管弦之音传出,音乐家们正在彩排,他们每年要组织上百场音乐演出。这是一个交响乐团,已成长为满足云南人民群众对交响乐需求的主力军。无论是贝多芬、莫扎特,还是梁祝、黄河进行曲,亦或是更符合年轻人口味的动漫作品主题曲交响乐改编,他们都能信手拈来。

在祖国西南边陲能有一支非常专业的交响乐队多少让人惊讶,更何况他们还是业界翘楚,蜚声海内外。可仔细一想又觉得理所当然,毕竟他们的名字叫——昆明聂耳交响乐团。

“每年70场的公益演出、10余场商演、数十场职业音乐季演奏,全年上百场的交响乐团音乐盛宴正在供养着昆明这个城市的古典音乐氛围。” 昆明聂耳交响乐团副团长李卫东是一位“音乐老炮”,他告诉记者,根植于多姿多彩的民族文化,云南其实是一块音乐的热土,就连人们多少有些“望而却步”的严肃音乐领域同样如此。“比如在昆明,群众对于优质音乐的需求很高,这样的需求隐藏在一场经典音乐会的出票数字上。”李卫东说,相比于一些城市严肃音乐演出“曲高和寡”的情形,昆明的交响乐演出每场出票都能到三至五百张,这意味着绝大多数演出厅都能坐满。

“一个标准的音乐厅,配合一场优质的交响音乐演奏会让人觉得惊喜,让人感到幸福。”作为音乐家的李卫东说,普通听众亦然。

【百年五四·云岭对话】聂耳的百年交响

昆明聂耳交响乐团演出现场。受访者供图

传于年轻人

昆明聂耳交响乐团是中国唯一一支以人民音乐家“聂耳”命名的交响乐团,除常规演出外,普及音乐也是其天然的使命。李卫东介绍,昆明聂耳交响乐团成立十余年,它对聂耳音乐精神的传承也进行了十余年。聂耳是人民音乐家,聂耳交响乐团每年进校园、进社区、进军营,就是为了告诉大家交响乐的魅力,丰富群众的文化生活,提高人们的音乐素养。

云南听众底子好、接受程度高,尤为令人可喜的是,随着人们综合素质的不断提升,一些经典作品也开始受到热捧。“聂耳的音乐精神,它其实可以成为一个城市的文化象征和地标,聂耳交响乐团的演奏水准也走在交响乐团的发展前列。”李卫东说,这也反哺乐团向上向好发展,今后将尝试把更多思想性强的作品推广给听众。

在严肃音乐演出中,有“救场”一说。即本来该演奏的演奏家因身体等情况未能如约登场,一位不甚知名的后辈临时救场并在演出中大获成功,从而极大地缩短了自己成名成家的时间。比如现今蜚声世界的郎朗,以及他的同门师妹王羽佳莫不如是。“救场”在昆明聂耳交响乐团同样存在,不过,这不是因为演奏者自身的缘故,而是他们主动给年轻人提供展现自我的舞台。

“我们会与云南师范大学商学院管乐教育的学生们同台演出。”说话的人叫黄勇,他在昆明聂耳交响乐团任首席小号,同时也是该团交响管乐团的团长。他告诉记者,其正在尝试一种新的表演模式,邀请年轻的演奏者与全云南最高水平的演奏者同台演出,作为主角之一而非点缀,在开场时由他们进行表演。

“在云南,所有人都有音乐,很多人都爱音乐,一部分人‘玩’音乐。但很多年轻人缺少一个展示的机会,碰到了瓶颈。”黄勇说,音乐虽有规矩但无门槛,“所谓的门槛就是你热爱它的程度”,因此看到越来越多的人参与进来,他感到非常高兴与自豪,而这恰恰也是以“聂耳”之名的责任和荣耀。

2010年,原云南省歌舞剧院交响乐团与昆明市民族歌舞剧院交响乐团整合成立昆明聂耳交响乐团。成立以来,其一直以传承聂耳音乐创作精神为己任,把交响音乐民族化、普及交响乐、提高群众文化素质作为义不容辞的工作,用丰富的音乐作品滋养着云南这块土地上热爱音乐的各族百姓。

据悉,2019年昆明聂耳交响乐团将对多部聂耳作品重新改编,打造交响乐《启鸣之声》,致敬聂耳精神、五四精神,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

云南网记者 李星佺 龙彦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