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隆阳:整治黑臭水体 打响碧水蓝天保卫战

点击上方

“公众号”

可以订阅哦!

城市黑臭水体不仅给群众带来极差的感官体验,也是直接影响群众生产生活的突出水环境问题。近年来,我市按照国家、省、市要求,通过高位推动河长制以及开展黑臭水体探查、清淤、截污、生态修复等工程,改善城市人居环境,打响碧水蓝天保卫战。

上图是保山中心城市黑臭水体之一西大沟的上段,按照黑臭水体整治监测制度的要求。工作人员们正在对这里的水质进行现场取样监测。

采访当天,工作人员对西大沟的3号点进行了监测,从现场的监测情况来看,溶解氧、氧化还原电位和透明度,这里已经脱离了黑臭水体。

我市总共确定了三条河流为黑臭水体,分别为西大沟、大小桥河、红花河。自开展中心城市黑臭水体整治工作以来,市环境监测站承担了中心城区黑臭水体整治期间的环境监测工作,并形成了长效监测制度,通过监测对照黑臭水体污染程度分级标准,来判断河流是否为黑臭水体。从2018年6月至今,市环境监测站对这三条河总共进行了11次监测,具体监测的项目是水温、透明度、溶解氧、氧化还原电位、氨氮。

在西大沟的中段,记者看到工人们正在进行截污管道安装及河岸修复工程,原来沿河倾泻的生活污水,通过截污管道收集排放,避免了对河道的污染。

施工方负责人王文告诉记者,这个项目主要是负责西大沟、大小桥河、红花河三条河流的清淤、截污、河岸修复还有河床修复。项目完成后对黑臭水体的治理有着很好的效果,比如截污管道,就是把旁边居民的生活污水,集中流到这个污水管道里面,河道基本上都没有污水了。

除了开展截污工程之外,我市还在部分黑臭水体河段设置了污水处理设备,将污水对环境的危害降到最小化。

目前,通过努力,保山中心城市三条黑臭水体截污工程、河道清淤保洁、面源污染治理、违法建筑拆除工作快速推进,截至目前三条黑臭水体合计完成清淤12.47公里,33145立方米,埋设雨污管3.43公里,完成雨污水混接改造9处,完成投资3663.52万元。如今保山中心城市三条黑臭水体治理成效初步显现,监测数据显示今年8月西大沟首次全段消除黑臭,大小桥河、红花河已摆脱重度黑臭。

保山市广播电视台网络广播电视台

记者:文黔星 和伟

值班编辑:杨勃

责任编辑:王琳

联系邮箱:   [email protected]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