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号外号外!反映咱包头兵工人工匠精神的大型话剧《大国工匠》在首都剧场演出成功啦!精彩内容不容错过...

这一行,苦、累、脏!

可干这一行的人,帅、酷、炫!

他们为所热爱的行业默默奉献的精神

真的是帅掉渣!

他们是谁?

中国兵器工业

他们的使命是?

砺剑扬军威

他们的工作是?

匠心铸造国之重器

11月13日晚,戏剧东城·第二届全国话剧展演季在北京首都剧场隆重开幕。由内蒙古话剧院出品、反映我市兵工人生活题材的大型话剧《大国工匠》作为唯一的一部开幕大戏精彩亮相并取得圆满成功。

———《大国工匠》以5次大阅兵为背景,以3代兵工人生活为缩影,讲述了他们为热爱的兵工事业执着奋斗一生的故事,展现了兵工人代代相传的工匠精神。

———该剧由《新剧本》杂志执行主编林蔚然编剧,中国国家话剧院国家一级导演吴晓江执导,中央戏剧学院教授边文彤担任舞美设计,运用了裸眼3D效果、多媒体高流明投影等别具特色的技术。观众在真实、恢宏、绚丽的场景中,也一同感受着剧中人物的壮丽人生。

主人公是内蒙古话剧院国家二级演员刘挺,他说这是他第一次扮演年龄跨度这么大的角色,从十八岁一直演到了八十多岁,是他面临的最大挑战,而且剧中情感价值的体现也是一个难题。但是他通过自己的努力排练把这部剧搬上了首都剧场的舞台,用表演向北京乃至全国的观众展示兵工人的传承和奉献精神。

该剧导演、国家一级导演吴晓江说想让剧中的每一个人物更多样、更丰满,想让他们成为一个立体的、真实的人。在讲述故事的方法上,努力让场景在演出当中自然切换,让观众容易接受,这样才能拉近那个时代和今天观众的距离。

看完演出后观众们纷纷表示,《大国工匠》在人物塑造方面以小见大,通过一个个鲜活、立体的人物故事,阐述他们的真实生活和思想,展现了他们平凡而又伟大的一面,看完后很受鼓舞。

家在北京市东城区的市民文烁感触也很深,通过看《大国工匠》让他看到了父母的影子,也看到了自己的成长轨迹。文烁说2000年来过包头,当时没有太多感受,通过这部戏加深了对包头的印象,尤其是充分感受到了包头的工匠精神、兵工文化。希望明年夏天带着家人再来包头转一圈。他还希望在这次展演季里能看到更多像《大国工匠》这样充满正能量的作品。

内蒙古话剧院院长赵宝山说,内蒙古话剧院能够参加此次戏剧东城·第二届全国话剧展演季非常荣幸。因为主办方是中国话剧协会、北京市文化和旅游局、中共北京市东城区委、北京市东城区人民政府,而且节目是从全国范围内征集,能被选上并作为开幕大戏在首都剧场演出对内蒙古话剧院来讲是非常不容易的,大家都很珍惜这次机会。

赵宝山还说,《大国工匠》是国家艺术基金扶持项目、自治区重点扶持剧目和我市“十三五”时期重点文艺精品创作规划项目。他表示将继续发扬工匠精神,进一步加工打磨提炼,不断完善,把《大国工匠》打造成精品剧目、品牌剧目。

戏剧东城·第二届全国话剧展演季

是全国性话剧展演

将从今年11月持续到2019年1月

展演以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为主题

征集到来自全国15个省区市的25部优秀剧目

将分别在首都剧场、国家话剧院、保利剧院

北京喜剧院、国话先锋剧场集中展演

剧目有倡导绿色发展,赞美塞罕坝精神的《塞罕长歌》;立足“天镇保姆”脱贫原型,讲述劳动人民勤劳致富故事的《太阳照在南洋河上》等优秀剧目。还有具备艺术美学和市场号召力的剧目,如《小井胡同》《哭之笑之》《新新旅馆》《犹太城》等等。《大国工匠》作为开幕大戏于11月13日、14日在首都剧场上演。

纵观历史

木匠工具、农业器具、笔墨纸砚、火药司南

华夏文明、匠心独具,造福天下

回看今朝

两弹一星、嫦娥北斗、飞机高铁、航母坦克

大国重器精心铸就,敢撼乾坤

展望未来

传承工匠精神,履行强军首责

共铸国之利剑,任重道远

精彩回顾

推荐丨景区免费,机票打折,天上掉下这个馅饼你接不接?

来源:包头发布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