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1956字 阅读时间∣5分钟

  part 1

  千万别当挑事儿的头儿

  王经理有两个让人挠头的下属,小赵和小周,这两个人的矛盾由来已久,因为以前对工作没有什么影响,王经理也没过多关注。这一天,小赵来到王经理办公室,要求王经理给个明确的说法。

  小赵说小周欺人太甚,处处让他难堪,还故意将一些重要的信息资源独占,而他正需要这些信息来开展工作,小周明明就是为自己沽名钓誉。小赵还说他已经忍无可忍,并且说王经理一直在袒护小周,如果王经理还不能主持公道,部门就会出大事,他也不是吃素的,这次非要跟小周拼个鱼死网破。

  王经理一下陷入矛盾之中,这两个人个性不同,小赵是个急性子,小周是个慢性子,没等小周做什么呢小赵就已经开始不满了,小周于是干脆不理小赵了,这让小赵更加生气。在处理问题的过程中他们俩都有不对的地方,但是说谁谁都会不服气,因为小赵和小周都是负责不同模块的骨干,说谁都会直接影响部门的业绩。

  员工间的冲突,非常浪费部门经理的精力和效率!处理不当导致部门内鸡飞狗跳!

  王经理原以为置之不理会让冲突自行消失,但他没有意识到冲突是不会自行消失的,如果不及时解决,必然会逐步升级。到了现在这个时候,如果处理不当,非但矛盾没有解决,甚至会挑起事端,让自己处于两难之地。

  part 2

  对与错都是正常行为

  有研究表明,每个人每天在处理日常事务上有50%以上是错误的,在晚上睡觉前捋一捋自己这一天有没有做错的事情,你会发现有许多错事,比如早餐又没注意营养搭配、没有按计划达到运动量、想要做的工作没有都完成、没有看完想看的书,没有找某某同事沟通,没有等谁说完又插话了等等……

  别人与你是一样的,假如你不能确定你做得都对,那么你又凭什么指责他人会出现错误呢?

  小赵是个急性子,没能包容小周,更没能从对方的角度去思考问题,假如王经理直截了当地告诉小赵他错了,你认为小赵会对王经理感激不尽吗?不,绝对不是的!因为这样做是对小赵的自信心和自尊心等给予直接打击,这不但不会让他接受,相反他会向王经理反击的。

  人们并不只是反对被人指出错误,而是根本就不愿意看到有人来纠正我们的错误。如果有人对我们提出质疑,就会激起我们的反感,并且使用各种手段来为自己辩护。

  这时指出他人的错误就是一种挑衅行为,一定会引起对方的极度反感与不适,更何况是在即将发生争执的那种特殊情况下。

  小赵来找王经理,显然是要让王经理处理小周的,还没等王经理说什么,“如果王经理还不能主持公道……”这些威胁的话就已经出口了。

  这个时刻王经理必须要控制住自己的情绪,要让小赵把话说完,让他宣泄自己的情绪,可以用一些肢体语言对他进行安慰,等小赵情绪稳定后再开始谈话。

  part 3

  做聪明的人

  不仅仅是在解决下属冲突的时候,就是在与他人正常沟通的时候,也要注意沟通的技巧,要让他人体会到你对他的尊重,而不是对他的指责。

  用积极友好的态度交谈。在与下属交谈时,先要称赞他做事谨慎、能干,提出他在做事中的成绩,这样一来,你与他之间的紧张气氛就消失了,谈话也就变得融洽起来。这时你再极其自然地插进一句诸如“经过我慎重考虑”或“从我的理解和判断来看”,指出事情的问题所在,让他感觉到你是在提醒他,而不是在指责他,让他自己去承认自己的问题,即使当时不说,以后他也会在此问题上加以注意,这才是你谈话的目的。

  经理应该先对小赵的工作给予赞扬,同时询问清楚他们冲突的起因,除了小赵说的资源问题,小赵觉得小周还有哪些方面影响到了工作,以此减少小赵用情绪代替事实的谈话方式。

  提出建议时改变说话的用词。在你想提出你的建议之时,无论对方的级别高与低,都需要注意一点,凡是含有肯定的字句,例如“当然”“毫无疑问”,都改成“据我推测”或“我想象”“我估计”等不确定的词代替。这样,如果他人对自己有反对意见,用词也会相对委婉,有利于自己接受,也会在心理上放弃反驳对方的念头,同时还会反思对方的话,如果说得有道理的话,也就容易接受了。如果自己的建议得到大家的基本认同,就可以继续完善你的建议了。

  王经理在了解了小赵与小周的冲突问题之后,就应该提出建议,比如可以这样说:“对于资源共享问题,是我以前没有过多地关注,我想是否可以通过建立制度来解决问题呢?还希望你能为制度的建立提出可贵的意见。”小赵在被认可后也会积极配合王经理做好制度建设的工作,他与小周的冲突也会冷却。

  可见,与他人相处,首先是要赞美你的反对者,然后提出合理化建议,而不是轻易地指责别人,更要避免与他人争辩。当然,要想养成这样的习惯,需要长期的坚持,开始时需要想好了再说,到后来也就自然而然了。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