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请不要相信在外维和的人,他们说的话全是骗人的

佛法中,无论是见证苦难,还是亲历苦难,都是一种修行,都可以度已度人积善业。格洛之行,我们一边见证着各种苦难,也经历着各种苦难,更在艰难中体会到了生活的丰富与充实,好似修行胜修行。

刚到格洛的那个晚上,没有水电、没有帐篷,也没有通讯信号,众人吃了一碗面条就在野地里和衣而卧。之后,陆续搭起了帐篷、通上了水电,但山区里的昼夜温差竟有30度,中午的帐篷里能飙到40多度,躺在床上就像进了蒸笼一样,翻来覆去睡不着,即便后来装上冷风机也不顶事,而太阳一落山就会骤降到10度左右,大伙带的毛巾被、夏凉被根本抵挡不住,许多同志为此而中暑、感冒,当然后来也有在施工中中暑而晕倒的。

而吃水更是困难,刚到的时候只喝联合国供应的1.5L瓶装水,每人每天限量2瓶,但三四十度的气温,加上繁重的体力活,3L水只够半天喝,喝进去都不用上厕所,全部变成汗液蒸发了,没几天就有一大帮人上火了,有的嘴唇干裂,有的牙龈红肿,还有的嗓子痛得吃不下饭。再到后来,瓶装水也断断续续供应不及时,大家只能喝那种从格洛镇上拉回来的未净化水,刚开始有人渴急了热急了直接喝生水,结果喝得闹肚子,后来全部是烧开后再喝,情况才好转了一些。

即使是这种不干净的生水也是需要花钱买,并且还限量,拉水也特别艰难,所以每天下工后能擦擦就满足了,洗澡是一件非常奢侈的事情。

除了生活上的困难,还有许多自然界的威胁与安全上的隐患,比如到处可见的老鼠,经常钻到帐篷里把大家从国内带来的一直舍不得吃的小吃给咬烂;还有蛇,老鼠多蛇就多,在施工地域里先后遇到过六七条蛇,其中有几条被弄死了,其他的都逃走了;还有半米多长的大蜥蜴,虽然不伤人,但看着挺瘆人。

除了这些生物,最可怕的就是龙卷风,经常会卷着上百米上的尘柱在施工地域内乱窜,而且其中心风力非常大,有一次把一个大帐篷都掀塌了,幸好当时里面没有人。安全隐患除了外界的凶险形势,还有自身施工中的安全隐患,比如在山头上施工不小心就崴一下,或者摔倒蹭破皮肤;还有架设刺线(专业术语叫蛇腹形铁丝网,上面全部是锋利的倒刺),一不小心就会把手拉破,很多同志都领教过它的厉害,曾有一名战士被划得缝了六针,养了一个月才好。

其实,苦一点、累一点,睡不好、吃不好,受点皮外伤,这些大家都能忍受,真正让大家绝望的是手机没有信号。没有无线WiFi、没有3G网络,就连2G信号也是时断时续,想要打电话就得漫山遍野找上半天的信号,再重复拨上数十次才能拨通一个电话,运气不好的时候可能拨上百遍也拨不出去,而且是连续几天一个电话也打不出去,一名战友连续一周没能联系上家里,等后来电话打通时却得知从小疼他的外婆去世了,已经下葬了。

2G信号除了打电话,就是发短信,但国际短信是单向的,就是只能从苏丹发回中国,但从中国发出的信息在苏丹却收不到,即便开通国际短信业务也不行,由于发信息不用跑出去找信号,许多官兵就每天给家里发一条信息,报知平安,家人看到信息也会放心许多。

在国内,许多人24小时离不开手机,有人可能一天离开手机就得抓狂,但在山区也许半月二十天都不用看手机,基本上看了也是白看。这也让大家浮躁的心灵渐渐地沉淀了下来,开始读书、思考、写写日记,笔者托人从国内捎了一本《中国蓝盔》,又费了很大周折从尼亚拉捎到了格洛工地,大家下工了就争着传看,一本干净新书从各帐篷转了一圈回到手里时已经成了一卷一卷的样子,汗渍、尘土让它变得丑陋却更加厚重。

业余时间里,也有的战友开始听收音机、听说书,或者围在一起玩起童年的经典游戏《魂斗罗》《超级玛丽》,这样人与人彼此之间就更多了一些互动娱乐与沟通交流。对于个人心性,这不失是一种积淀磨砺的好机会;对于整个团体,这也是一味很好的粘合剂,使得相互之间更为融洽默契。

野外施工,没有非常严格的作息时间,早上六点天一亮就起床准备车辆,七点钟吃罢早饭就上工,中午热得睡不成,干脆就吃完饭就开工,一直干到太阳落山看不见,晚上七点左右返营休息,而且这种生活也没有什么休息日、节假日的概念,只是日复一日、循环往复,就像中国最广大、最朴实的农民那样,日出而作、日落而息,自觉的不需要督促、也不需要讲评,因为都有一份共同的责任——献身和平、为国争光;也有一个共同心愿——早日完工、早踏归程。

这就是格洛施工生活,没有网络、没有电视,几乎与世隔绝,只有心无旁骛地受领任务、执行任务,在辛苦中体验着生活的平淡与美妙。

格洛啊,这里有着值得我一生回味的怀念!(以上资讯授权转载于“烽火烟云”微信公众号)

精彩原创文章回看:

收藏贴:中国赴刚果金维和部队全记录

朱巴维和生活指南  出征前请一字一句的看!

这10个国家,为联合国维和行动贡献了近60%的兵力和警察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