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血压、高血糖、高血脂,越来越多的人正处在“三高”的前期,或者已经被“三高”困扰,需要一辈子服用降压药、降糖药、降脂药等。

关于“三高”疾病,这5句话再忙也要看一看!

5句话远离高血压

1

十个高血压,九个死于盐

饮食降血压的第一点就是要少吃盐。世界上对盐与高血压的关系已研究了100多年,发现高盐摄入可引起血压升高。

世界卫生组织建议正常人群每天食盐量为6-8克,也就是一小啤酒瓶盖。高血压患者应控制在4克以下。

2

不控制好情绪,血压也会失控

世界卫生组织做过一项调查,经常处于负面情绪的男性,患上高血压的概率是情绪舒畅男性的1.5倍,女性则是1.7倍。

心态好非常重要。心态好才能身体好,对高血压患者来说更是如此。

3

想让血压稳,一定要睡好

许多高血压病人也有这样的感受,睡眠好时血压稳定,失眠时则血压升高。

哈佛公共卫生学院做过一项研究,发现只要高血压患者比平时能早睡1小时,第二天血压就会下降10mmHg,这是非常显著的控制效果。所以,如果你有高血压,最好的办法是:早点睡觉。

4

少在外面应酬,多在家里吃饭

《美国高血压杂志》刊登的一项研究结果表明:每周在外多吃一餐饭,患上前期高血压的风险就会提高6%。国内外调查都确认,在外就餐的主要问题是高盐、高脂、高能量,蔬菜水果和全谷类食物严重不足。

5

时常食补钙和钾

高血压患者要补钙、补钾,这么重要的一点被很多人忽视了。

钾可以降低血压,保护心血管。而临床发现,很多高血压的患者是低钙饮食,吃的钙很少,所以高血压患者一定要注意钙的补充。

蔬菜、水果、牛奶、豆浆等都是钙、钾的好来源。

5句话远离高血脂

1

晚饭少吃点,饿点能防病

早饭午饭马马虎虎,晚饭夜宵大吃大喝,这是百病之源!

为什么吃晚饭和夜宵会肥胖呢?因为人在夜里睡觉时消耗热量少,因此吃进去大量的热量就会转化为脂肪,这会造成心血管病等一系列疾病。如果这方面你不注意,等你一旦血脂高了、血压高了,就不好调治了。

2

油少放点,血脂才好降下来

控制血脂最大的敌人就是油。油吃错了,血脂根本降不下来。

植物油首选橄榄油、茶油,其次是花生油。植物油里的椰子油和棕榈油我们不作为主要的油,甚至说可以减少,而且高血脂患者每天吃油要控制在两汤勺之内。

3

日行八千步,有益血脂健康

运动是一个加速脂质代谢的途径。只有长时间持续性的运动,才是去除脂肪最快的方法。“日行八千步”并非绝对,8000步是个大概,最高12000步,最低6000步。

每天减少3%的能量摄入,加上30分钟的运动,就能有效地减少成年期以后的肥胖发生风险和血脂异常风险。

4

腰围再减5厘米

“大胖肚子、小细腿儿,圆滚滚的像苹果”,这是很多中老年人的身材,而腹部肥胖带来的问题就是内脏脂肪含量很高,更容易患高血压、高血脂、心脑血管疾病。

女人腰围上限是80厘米,男士的腰围要小于85厘米。如果每个人通过锻炼,腰围减少5厘米,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病率就会下降好几倍!

5

高血脂更要睡好觉

睡眠对保持血脂健康非常重要,因为休息时人的部分器官开始工作,经过人体肝脏的血液是平时的7倍。这个时间段是肝脏代谢脂质最高效的时候,要是这时不睡觉,就会导致体内的脂质不能很好地代谢消化。所以,睡眠对高血脂患者更为重要。

5句话远离高血糖

1

增加点肌肉,那是天然降糖药

从30岁左右开始如果不刻意锻炼肌肉,到75岁,一半肌肉就没了。

现在多见的2型糖尿病,就和肌肉消失有关。因为胰岛素要发挥降血糖的作用,需要“助手”的帮忙,即胰岛素受体,而这个助手存在于肌肉细胞上。如果你长期不锻炼,随着肌肉减少,“助手”的数量减少,降糖的作用就渐渐发挥不出来,血糖就上去了。

所以,运动锻炼,特别是负重锻炼,是保住肌肉最好的办法。

2

吃粮食学学老祖宗,吃得粗一点

如今我们的粮食越吃越细,现在精白米面是我们经常选择的,可精米、精面几乎不含纤维,吃进体内,很快被消化分解代谢,会让血糖急速升高。

3

没有哪一种食物是降糖的,让血糖稳定就是目标

老实说,没有哪一种食物是降糖的,所有的食物吃进肚里,都会消化吸收,引起血糖升高,只不过速度快慢而已。

笼统来讲,食物种类摄入越多,它们在肠道中通过时间也会相对复杂,升糖速度相应也比单吃某一种食物更慢些。

所以,一顿饭不要只吃某一种食物,即使是升糖指数较低的食物。荤素搭配、干稀搭配、粗细搭配去吃。

4

先喝汤后吃饭,血糖减一半

有顺口溜说:“先喝汤后吃饭,苗条又健康;先喝汤后吃饭,血糖减一半。”这也有一定的道理。如果我们在饭前先喝汤,人吃的东西通常可以比正常食量减少三分之一左右,“七八成饱”的度就容易掌控了。

饭前喝汤的好处不仅仅是控制食量,还可以帮助我们防治多种消化道疾病。记住并坚持这样的用餐顺序,你就向健康长寿又迈进了一步。

5

饮食和运动甚至比用药重要

吃得太饱太好,又不劳作运动,就易得富贵病。糖尿病在中国古代叫消渴病,老百姓很少得,都是富家人得。人吃得太好了,不能消化,就会变成内热,出现了消渴症状。

天天都吃好的,所以很容易导致血糖、血脂高。用药只能帮助身体维持正常的代谢,如果习惯不改,血糖不会控制好的,所以说饮食和运动甚至比用药重要。

记住这些话,道理虽然简单,但是真正做到还需要决心和坚持。转给朋友们,大家都提醒自己!

本文来源:健康时报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