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象历史特约作者:宁馨儿)

【1930年11月14日】毛泽东:开慧之死,百身莫赎,万箭穿心不似这般苦

润之:

“几天睡不着觉,无论如何……我简直要疯了。许多天没来信,天天等。眼泪……我不要这样悲痛,孩子也跟着我难过,母亲也跟着难过。我真想要是肚子里有了小宝宝能留住你,但我看也是不能,我们现在有了几个孩子了呀,简直太伤心了,太寂寞了,太难过了。我想逃避,但我有了几个孩子,怎能……

你是幸运的,能得到我的爱,我真是非常爱你的哟!不至丢弃我吧,你不来信也许一定有你的道理。普通人也会有这种情感,父爱是一个谜,你难道不思想你的孩子吗?是悲事,也是好事,因为我可以做一个独立的人了。

我在梦中,总是要吻你,你的眼睛,你的嘴,你的脸颊,你的额,你的头,吻你一百遍,你是我的人,你是属于我的!”

(1929年杨开慧写给毛泽东的家书)

这封信写于1929年12月26日,当天正是毛泽东的生日。这是28岁的杨开慧与毛泽东分开三年后,含泪写下的家书。此时,毛泽东在井冈山艰难“创业”。

这封信是1982年,在修缮杨开慧故居时,在卧室的墙缝中发现的。这封12页的长信,杨开慧没有寄出去,而此时毛泽东也已去世了6年。这封信默默地躺了半个世纪,该读的人终于还是错过……

杨开慧,1901年11月6日出生于长沙县板仓乡(今开慧镇)。父亲杨昌济是闻名三湘的学者、教授,思想开放。杨开慧不满3岁时,杨昌济改名“怀中”(心怀中国),赴日本留学。杨开慧在母亲的抚养下度过童年。

(杨开慧故居)

1908年(7岁),杨昌济写信给妻子,嘱咐她一定要送杨开慧上学。于是,杨开慧破例进入长沙第四十初级小学。她是当地女孩上学的首例,成为学校的第一个女学生。

1913年(12岁),杨昌济转赴欧洲留学归来,任教于湖南省立第一师范,全家也迁到长沙定居。杨昌济学识渊博,思想开明,吸引了一大批进步青年,如毛泽东、蔡和森、萧子升等。杨开慧也就认识了这些大她7、8岁的大哥哥们。

(杨开慧的父亲杨昌济)

1918年(17岁),杨昌济调到北京大学任教,杨开慧跟随父亲一同前往。同年9月,毛泽东因组织赴法勤工俭学,也来到北京。经杨昌济介绍,毛泽东在北京大学图书馆做管理员,同时旁听北大课程。情窦初开的杨开慧和身在异乡的毛泽东,有了更多接触,开始相爱。

1919年春,毛泽东从北京回到长沙,在周南女校发展新民学会会员。向警予与陶毅等人加入了新民学会,成为该会最早的一批女会员。在新民学会的活动中,毛泽东对才女陶毅产生了爱慕之情。但两人家境相差悬殊,不久便分手了。

(新民学会周南女校合影)

经过这次风波后,毛泽东与杨开慧和好如初,关系更加亲密了。杨昌济也同意了两人的亲事。然而,就在此时,1920年初,杨昌济不幸病逝,杨开慧回到湖南。

同年,好友向警予、蔡和森在法国留学期间,自由恋爱结婚,称为“向上同盟”。毛泽东写信表示非常赞赏,不久他与杨开慧也结为革命伴侣,没有举行婚礼。

(向警予、蔡和森组成的“向上同盟”)

1920年冬,杨开慧加入了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成为湖南第一批团员。

1922年(21岁),杨开慧加入中国共产党。以党龄论,杨开慧仅次于北大的缪伯英(何孟雄之妻),是共产党的第二个女党员。同年,毛泽东在湖南建立了中共湘区委员会,杨开慧负责机要和交通联络工作。

(杨开慧和儿子毛岸英、毛岸青)

这期间,两人如胶似漆,感情深厚。毛泽东抄写唐诗《菟丝》给杨开慧:“人生莫依倚,依倚事不成。君看菟丝蔓,依倚榛和荆。下有狐兔穴,奔走亦纵横。樵童砍将去,柔蔓与之并。”暗喻杨开慧就像菟丝一样粘着他。

1922年10月,毛岸英出生。1923年11月,毛岸青出生。她带着两个孩子,跟随毛泽东在上海、韶山、武汉等地开展政治活动。

1927年4月,三子毛岸龙在武昌刚出生不久,蒋介石发动了四一二政变,国共合作破裂。杨开慧独自带着孩子回到长沙逃难。八七会议后,毛泽东潜回湖南,看望妻子和三个孩子。不久毛泽东就匆忙离开,去指挥秋收起义,从此两人永诀。

杨开慧写下诗《偶感》,表达对毛泽东的思念:

天阴起朔风,浓寒入肌骨。念兹远行人,平波突起伏。

足疾可否痊?寒衣是否备?孤眠谁爱护,是否亦凄苦?

书信不可通,欲问无人语。恨无双飞翮,飞去见兹人。

兹人不得见,惘怅无已时。良朋尽如此, 数亦何聊聊。

念我远方人, 复及教良朋。心怀长郁郁, 何日重相逢。

只是她不知道,此时,在井冈山艰难创业的毛泽东,已经与女红军贺子珍结为夫妻了。

1930年10月,杨开慧被捕。敌人逼问毛泽东的去向,要她公开宣布与毛泽东脱离夫妻关系。杨开慧断然拒绝,宁可“牺牲我小,成功我大”,“要我和毛泽东脱离夫妻关系,除非海枯石烂!”

1930年11月14日,杨开慧英勇就义,年仅29岁。当毛泽东得知后,写信给杨家:“开慧之死,百身莫赎。”

毛泽东当即写下《蝶恋花·向板仓》表达对杨开慧的愧意(“霞光”是杨开慧的号)。

霞光褪去何凄楚,万箭穿心不似这般苦。

奈何吾身百莫赎,待到九泉愧谢汝。

无感霜风侵蚀骨,此生煎熬难与外人吐。

恸声悲歌催战鼓,更起刀枪向敌仇。

此后,毛泽东半生戎马,始终随身携带一个箱子,只因这是杨开慧留下的遗物。

(万象历史·人物传记写作营的第164篇作品,营员“宁馨儿”的第10篇作品)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