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建设行业证书挂靠。网络上对证书挂靠特别是建设行业一竿子全打在证书持有当事人,但是根据小编认为,目前行业80%的证书挂靠是在当事人不知道的情况被企业用于招投标,而且是没有费用付费的。

从哪里开始呢,就从招投标开始吧。招投标市场是个投机倒把的市场,最常见的就是围标串标,得手后进行转卖。来钱最快利润最大,至于下面的承包施工墙和劳务承包公司都是小小虾米。一个房建中标后转卖的价格是报价的10%-20%。市政路桥利润更高。以至于一个工程在交易中心开标的时候300家排队缴费报名情况很平常。但是不要认为300多家建设企业都是自愿去的,这些企业极少数是自己经营投标的,90%都是幕后老板聘请的企业去围标。比如300家建设行企业,背后实际投标的老板也就五个人在争夺。一个老板找30家符合相关资质的企业去投,每家出场投标企业无论中不中标都要付费1万到2万的服务费。

我们要说的挂靠就出现在这里,建设企业出场投标需要建设企业出示计划派往该投标项目的人员证书证件,而企业只需要派一个委托代理人出场把这些证书交上去报名就算报名完成。漏洞就出在这里。企业盖章出个委托函任何人都可以抱着一堆证书去投标,从而收取投标服务费,如果无意间中标或者与招标代理沟通某公司中标,那么中标后的服务费就按照提层按点子算。例如5%亦或者3%。按照此种模式,大多数建设企业在招聘的时候就要求带上证书,应聘上了就要把证书交给公司保管,相信大家都应聘过都明白。否则不予聘用。求职者无奈上交证书,切忌一定要公司企业打证书收条并盖章。至于证书投标时的使用当然是不会告诉证书者本人的,更没有什么项目费。知道为什么考取证书后大家都心甘情愿的拿到外面企业去挂靠而不是放在本公司企业是有苦衷的。

网络上所说的证书挂靠大都是指的资质证书需要,其实招投标才是证书挂靠真正财源和真正用处。

一个资质好点的企业,至少二级资质企业以上的,公路市政资质企业生意最好,一些公司伪造业绩,再招聘两个挂靠人员凑齐人数就开张,每年的出场挂靠费都是上100万,我们是否可以理解为皮包公司呢。在企业中标项目后,由于投标时用的是挂靠人的证书,证书持有人并不知情,项目开始施工后企业都会招聘外面的临时工施工管理人员进行现场管理,证书持有人一直会被蒙在鼓里。这就是为什么不能人证合一的原因和起点。也是挂靠的真正原因。一切的一切都是企业的违规操作导致这一切的发生。收益最大的还是投标公司和挂靠老板,只要你有足够经费就可以去猎取各个项目,下面的建设企业出场都是小喽喽。至于20%明目张胆的挂靠人也只是保全了自己最少的那部分利益,还有80%的证书持有人还被蒙在鼓里。而且提醒投标市场不止于民企小型企业,国企等不少一级企业投标业务更好,由于大公司资质高,不少老板都喜欢拿来做分公司经营。

挂靠出现问题的环节小编看来还是在于投标过程的缺失以及个人在企业公司工作上班所面临的弱势。

但是相关部门到底要维护谁的权益呢,谁是纳税大户应该就会偏向哪方。证书持有人个人也是面对不公平的一方。所以小编认为实行个人执业为主,打破公司大锅饭才是解决问题的根本,特别是技术性强,资金需要少的行业,例如监理,造价,咨询等行业,安全生产服务行业等主要是依靠个人经验和资质来未经济服务。并不是需要注册资金上百万上千万。完全可以个人执业提供技术服务。同时也为双方减轻经济负担,让开公司的投机倒把的老板真正凉在一边。

所以希望以后大家在谈论挂靠新闻的时候要明白其中的缘由。好了,今天就分享到这里。感觉有帮助的可以点个赞,转发一下。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