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庸的武侠小说相映成趣,其中,许多人物都有一定的历史背景,而且,还有一些有着错综复杂的关系。

我们都知道,《射雕英雄传》、《神雕侠侣》、《倚天屠龙记》被称作射雕三部曲,人物与武功一脉相承。

不知大家注意到没有,《天龙八部》里很多武功和人物跟射雕三部曲也颇有关联。

例如丐帮帮主的降龙十八掌,还有大理段氏皇族子孙,都是一代代传下来的。从历史时间及人物关系来看,《天龙八部》所处的时间比《射雕英雄传》早50年左右。最直接的一个线索就是段誉和一灯大师的关系,其实他俩是爷孙关系。

段誉及段正严,是大理国的第16位皇帝;一灯大师俗名段智兴,是大理国的第18位皇帝,从历史记载来看,他俩可是实打实的亲爷孙。

大理国以武立国,其开国皇帝段思平武学造诣精湛,开创六脉神剑的武功绝学。传到段誉这一代,大有恢复先祖之风,由于机缘巧合,不爱习武的段誉偏偏歪打正着的学会了所有段氏绝学,其中最让人惊羡的就是六脉神剑和凌波微步了。

一灯大师作为段誉的亲孙子,不仅天赋过人,而且痴迷武学,却没能练成叱咤江湖的六脉神剑,确实是一个让人困扰的问题。

金庸作品有历史社会史实背景,且武功术语由职业化形象象形描绘,从而构建江湖小说的。也就是一切是有依有据的,因而区别于其它武侠小说。

随着萧峰在雁门关悲壮的跳崖,“天龙三兄弟”就分道扬镳了,虚竹牵着他的梦姑,回到灵鹫宫做起了宫主;段誉拉着他的花花草草,回到大理了他的皇帝。从此以后,他们基本就告别了江湖武林。

我们抛开《天龙八部》后成书不论,如果按照正常逻辑,先在《天龙八部》中有「六脉神剑」,然后「六脉神剑」应该传到《射雕英雄传》,如果《射雕英雄传》中没有「六脉神剑」,那就一定是有某种原因没有传承下来。

回想枯木大师会让段誉学习剑谱,当时是因鸠摩智难以应付,怕酣战过程被鸠摩智给灭团了,所以才会做出不把鸡蛋放在同一个篮子的决定。烧了剑谱只是做给鸠摩智看的,待鸠摩智走后几个人再按自己所记背出来就是了。段誉在原有内力的催动下使出六脉神剑,这个就是故事另外一个。

然后说这六脉神剑的练习,要一阳指到几四品才能修习六脉神剑,这个可能是六脉神剑创始人没有弄明白,六脉神剑其实本来就是一个需要深厚内力才能驱使的高深武功。至于需要研习一阳指到四品,才能练习初级六脉神剑。在书中金老借乔峰的口说过:一阳指只是一种高级的点穴功夫。所以一阳指对练习内力还是有瓶颈的。

这边说到段誉后人为什么没有习得六脉神剑,按段誉与王语嫣两个人对武学的修为,成为新的一代武学大家是没有什么太大问题。

段氏一脉最终只剩下段誉一人,所以想学习一阳指必须是段誉的儿孙,而要想把一阳指练成四品,没有三十年根本没有可能。在《天龙八部》开头,我们知道荣枯大师几十年来,才练成了拇指的中冲剑,而荣枯当时已经年近百岁。

段氏皇族一般都爱出家,六脉神剑是天龙寺的无上的荣耀,综上可知,练习六脉神剑必须满足如下四个条件:

第一,必须是大理段氏。

第二,必须一阳指达到四品以上。

第三,必须在天龙寺出家。

第四,必须内功深厚。

由这四个条件来看,一灯大师还是指法品级不够,有可能是年轻时受老顽童与瑛姑的爱情影响心性了。

六脉神剑仅帝王实权人及继权人拥有,任何人包括兄弟姐妹叔伯等在内都不拥有,这是实权帝王手指指谁要死必死要奖必奖的写照。

要饭的搞不出阴谋,只能直来直去,从而艺术化成为乔峰的光明正大的阳刚功力,洪七公也如此。

慕蓉复本是贵族,一切佳好都拥有,但妄念太重,即要利用他人还须防他人超过自已,真本事无,反咬一口万灵,从而呈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的功法。

逍遥为仙飘逸人间,飞腾洒潇不同于常,当归武功第一。幻化。但进邪则毒四散,丁春秋是也。

少林正统正宗,虚竹挽逍遥武林一统。

《天龙八部》的武功造诣整体高于《射雕英雄传》,如果说射雕是武侠小说,天龙就是仙侠小说!好比北冥神功、化功大法……哪一个放在射雕里都能秒杀一切武功。

至于段皇爷没学到六脉神剑,主要还是天风不够,机缘不到。《天龙八部》里动不动就是几十上百年的功力,是“射雕五绝”等一流高手无法想象的。

孙子不如爷的事多的是,我们要学会接受。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