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6日,36岁的岳阳籍男子王胜(化名)已经可以在病床坐起,和身旁的妻子说话聊天了。

这是他入院第10天,撤离ECMO第5天,撤离呼吸机第4天。

在这10天里,王胜数次与死神亲密接触,湖南省人民医院医疗团队启用顶级生命支持ECMO,赢得了救命的手术时机,挽救了他年轻的生命。

(为患者植入救命神器ECMO)

大意!错失2次急性心肌梗死“红色”预警

36岁的王胜从事弱电器材工作。

10月31日晚,他在上厕所时突然出现胸闷胸痛,全身出汗,10来分钟后缓解,之后胸痛反复发作。

王胜先后在当地和长沙就诊,医生提示王胜可能是“冠心病、急性心梗”。

考虑到“平时自己身体都很好”,王胜忽略了医生心脏冠脉造影等更进一步检查及治疗的要求。

11月7日,王胜再发胸痛、胸闷,症状比以前更为严重,当天晚上8点多来到湖南省人民医院急诊科就诊,诊断为“冠心病、急性非ST段抬高型心梗”。

该院胸痛中心迅速响应,急诊冠脉造影显示王胜心脏的3支主要供血的血管中,回旋支急性完全闭塞、前降支狭窄80%、右冠脉慢性完全闭塞,情况十分危急。

湖南省人民医院心内三科主任、主任医师潘宏伟介绍,心肌梗塞最重要的是争分夺秒迅速开通“罪犯血管”,打通血流。

于是,在冠脉造影确诊王胜“急性心梗”并明确血管情况的前提下,急诊介入团队们为王胜果断施行IABP即主动脉内球囊反搏术,并在其回旋支置入一枚支架。

(断裂的二尖瓣乳头肌-腱索)

凶险!广泛心肌缺血合并二尖瓣断裂,“重创”之下再遭猛击

尽管完全急性闭塞的“罪犯血管”被有效打通,但患者病情继续恶化,急性心衰进展,出现严重肺水肿,即便是插管上呼吸机后,患者的循环及氧供仍难以维持。

在11月8日早上的心脏彩超中又发现他的心脏内血流有大量返流,考虑为“二尖瓣乳头肌-腱索断裂”。

二尖瓣其作用相当于左心室与左心房之间的"单向阀门",确保血液循环由左心房向前流向左心室。

二尖瓣乳头肌-腱索断裂之后,由于连接心脏与瓣膜之间的“弹簧”断裂,这个单向活门失去开闭功能,导致了前向性血液的大量返流。

“好比一个人,往前走5步,又往回退4步”,如不及时纠正心脏的这种异常射血工作状态,其急性心衰不可能缓解,王胜的生命仍处于危急之中。

“二尖瓣乳头肌-腱索断裂唯一的治疗方法就是开胸进行瓣膜置换术,以恢复心内正常的血流动力状态。”

心胸外科主任医师周文武介绍:“但患者此时急性心衰严重,难以为继,行传统的冠脉搭桥或瓣膜修复术,死亡率极高。”

患者面临着一个非常棘手的问题:非手术治疗不能解决心脏二尖瓣的问题,而二尖瓣乳头肌-腱索断裂导致的急性心衰又使得手术治疗几无可能。

(在ECMO支持下,心胸外科为患者进行瓣膜置换术)

转机!终极救命神器ECMO来“代班”,等来手术时机

为了纠正心衰、缺氧,并创造手术条件,经心胸外科、心血管内科、急诊科、麻醉科、手术室等相关学科紧急全院大会诊,经过充分评估病情和风险预判,决定启用ECMO。

ECMO是“体外膜肺转流”的英文缩写,其基本原理是把患者的回心血流引入到体外的机器设备中并在体外进行氧和后再回输进人体内。

ECMO不但可以高效氧和,而且其转泵可以提供动力驱使流动。

ECMO的使用可暂时性地部分替代王胜的心脏功能,使遭受重创的心脏临时性地得到休息和恢复,为外科手术创造一个相对较好的手术时机。

11月8日中午,急诊ECMO核心组成员为王胜成功植入ECMO。

在ECMO运转近20小时之后,患者病情略有缓解,出现了一个短暂的相对较好的手术时机。

心胸外科周文武主任医师主刀,为王胜成功实行二尖瓣瓣膜置换术。

手术后ECMO继续运转,为患者心脏在渐进性的“复工”过程中提供辅助。

在ECMO持续工作70多小时后,王胜的心功能恢复满意,11月12日医生们为王胜撤除ECMO。

作为一项最高端的生命支持技术,ECMO管理难度很高,随时需要密切监测感染、出血等并发症,对医护团队要求极高,因而该项技术仅能在大型综合性医院或专科医院开展。

协作!告别单打独斗,急救大协作时代迎来更多胜利

“ECMO一旦建立,便能够取代心肺功能,这对于急性呼吸、心脏衰竭的患者非常关键,可以为这些患者争取救治的时间。”

周文武深有感触地说,“在ECMO的支持下,能为以前等不了、等不到的患者争取到外科手术的时机,使以前的不可能成为可能。”

“ECMO技术是代表一个医院危重症急救水平的重要指标之一。ECMO技术在临床医学取得成功的同时,肩负着急救医学更多的重任。”

国内著名急救医学专家、湖南省人民医院院长祝益民表示,“急救已进入大协作时代,不仅包括院内多学科、多专业之间的协作,还包括院外不同区域、不同类别机构和人员之间的协作。”

(编辑Anne。图片来源湖南省人民医院)

湖南医聊特约作者:湖南省人民医院 周瑾容关注@湖南医聊,获取更多健康科普资讯!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