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4日,由丽江市委宣传部、丽江市木府博物院出品,丽江“云壹传媒”联合央视CCTV摄制的四集人文纪录片《徐霞客在丽江》迎来重头戏之一“八十大肴”。

走进丽江古城(木府)博物院,在东侧的木家院内,整个院子里铺满了松毛,除了演员之外,木桌上摆放的80种菜肴格外吸睛,包括一些纳西族的点心、凉菜、熟食等。

据丽江古城(木府)博物院工作人员和润秋介绍,今日的菜肴由20余人准备了一星期左右,主要以丽江纳西族的三叠水为主,其中,第一叠为点心,包括一些果脯等,寓意甜甜蜜蜜;第二叠为酒水、凉菜等,寓意热情、真诚;第三叠则为铜锅炖煮的熟食。其中,在今天的80道菜肴中,其中一道菜曾上了国宴,那就是柳蒸猪头,又叫笑脸相迎。

那么,究竟何为“八十大肴”?与徐霞客又有怎样的故事呢?据《徐霞客游记滇游记之七》记载,“大肴八十品,罗列甚遥,不能辨其孰为异味也。”

在拍摄现场,中央电视台科教频道导演焦建强也为大家介绍了相关情况。“在《徐霞客游记》中有关八十大肴描写简短,选择这样的戏份作为重头戏,一方面是试图通过今天这样的场景再现,让大家感受到木增与中原人士徐霞客之间的情谊。另外,八十大肴不仅仅是纳西美食的呈现,据相关专家研究,当时给木增担任厨师的是一位御厨,所以,八十大肴就是宫廷菜与地方菜的融合。”

据了解,《徐霞客在丽江》于11月1日正式开拍。该片记录了明代地理学家、旅行家和文学家徐霞客与丽江鲜为人知的故事,展现了徐霞客当年在丽江所留下的丰厚文化遗产以及与纳西人民的深厚友谊。

摄制组为了完美呈现300多年前丽江的时代变迁,前往福国寺、白沙、中济海、七河、观音峡、邱塘关、文昌宫等地拍摄,主打“情景再现”的纪录片拍摄手法:选最合适的演员、配最合适的旁白、请教最权威的丽江历史学家、用最合适的道具,全方位展现这段鲜为人知的历史。

另外,中央电视台科教频道导演、CCTV发现之旅《人文中国》栏目主编焦建强也全程参与摄制。

焦建强导演毕业于北京大学,获文学学士,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研究生,中央电视台科教频道编导,CCTV发现之旅《人文中国》栏目主编。主创或参与创作电视作品《追寻野骆驼》、《蜂衣人》、《我们与野骆驼》、《飞向火星》等,先后获得中国广播电视协会科教影视节目创优奖等,曾担任纪念抗战胜利60周年大型史诗《延安颂》人民大会堂汇报演出电视转播总导演。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