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南林业大学多年的科技帮扶,有力助推了大关筇竹发展。近日,云南省昭通市大关县在第十四届中国竹业学术大会上被授予“中国筇竹之乡”称号,成为云南首个“中国竹业特色之乡”,实现了大关筇竹“异地孵化,垂直起飞”的跨越式发展目标。

大关县竹类资源丰富,现有竹林面积29万余亩,其中筇竹面积达20.83万亩,占全国筇竹面积的50%以上。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西南林业大学作为大关县的结对科技扶贫单位,充分发挥竹类研究优势,推动大关县“一县一品”筇竹产业发展。自2017年以来,围绕精准扶贫和精准脱贫的战略目标,西南林大组织智库专家提出构建“乌蒙源生,至尊筇竹”系列品牌,实施“异地孵化,垂直起飞”的总体思路。

今年3月,《大关县“一县一品”筇竹产业发展总体规划》通过专家论证,西南林大与大关县人民政府合作共建的筇竹研究院正式挂牌。此后,西南林大参与组织生产的首套筇竹圆竹家具,在首届世界竹藤大会国际馆展出,筇竹节杖作为国礼赠送给各国贵宾,参展家具被国际竹藤组织永久收藏。协助组织的筇竹圆竹家具产品参展2018第二届中国(上海)国际竹产业博览会后,产品斩获金奖殊荣。

为帮助大关筇竹产业发展,今年以来,西南林业大学在大关县举办筇竹实用技术培训班,培训竹农和基层干部3000多人次;推广应用实用技术,实施筇竹低质低效林改造1万亩、人工造林3.5万亩,轻基质容器育苗500万袋。以筇竹资源为依托,大关县3.16万人实现稳定脱贫,14.8万余人受益。随着西南林业大学筇竹科技扶贫、产业脱贫工作的不断深入,2026年大关县筇竹资源面积将发展到54万亩,实现产值68亿元。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