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以前我们走在路上经常可以看见路中央有中药渣,人们迷信说将药渣倒在路上,任千人踩,万人踏,就能把病根踩去,把病带的远远的。刘老板心生怨气,怀疑“德济堂”用了什么非法手段抢了“同仁堂”的生意,于是不问青红皂白纠集了一伙人去“德济堂”兴师问罪。

以前我们走在路上经常可以看见路中央有中药渣,人们迷信说将药渣倒在路上,任千人踩,万人踏,就能把病根踩去,把病带的远远的。这当然是迷信心理,不可足信。其实这个风俗还有个故事,那是明末清初的时候,在江汉平原的一个县里,开有两家药店,一家为“同仁堂”,老板姓刘,一家是“德济堂”,老板姓李。刘老板在李老板的前半年开的店,生意很好。后来李老板开了个“德济堂”,刘老板的生意逐渐门庭冷落,萧条亏损,可李老板的“德济堂”却顾客盈门,生意兴隆。

刘老板心生怨气,怀疑“德济堂”用了什么非法手段抢了“同仁堂”的生意,于是不问青红皂白纠集了一伙人去“德济堂”兴师问罪。两家人争来吵去动起了手来,李老板家没有准备,打架肯定要吃亏,只好报了官。

县官老爷是刚上任的,还不清楚县里的情况,可有人报官了,事情就得处理。只好先让他们各自回家,调查调查,明天一早再来断案。

县官老爷折腾了半夜也没有想出个好法子来,迷糊中,一位鹤发童颜的老者对他说:“开药铺的,配药虽然没人看见,但诚信自有天知。德济堂的李老板经营有德,济世扶贫,同仁堂名不副实,见利忘义……”老者说完化作一缕清风,拂袖飘然而去。县官老爷一醒,什么人都没有看见,知道是神仙来帮他了。

天一亮,县官老爷就传刘老板,李老板上堂,并且让他们各带一副感冒药来。让他们把自己带的药一样一样的比较。德济堂的李老板的药都是上等的药材,且价格比刘老板的低。刘老板面红耳赤,无地自容。这才知道是自己错了,他所配的药以次充好,低价高售,从而牟取暴利。刘老板当场认罚,并向李老板赔礼道歉。

从此,刘老板真心悔过,决心改变过去的经营作风。只要是来同仁堂抓药的,都一再告诉他们把熬完后的药渣倒在路上,让苍天和人们去鉴别药材的好次。由于同仁堂的药是真材实料,凡是在同仁堂抓的药药效都特别灵验,众口皆碑。渐渐的将药渣倒在路上就成了风俗。后来人们又认为把药渣倒在路面上,让千人踩,万人踏,就会药到病除,让车轮压,就会把病带的远远的,再也不生病成为了美好的愿望。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