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巴黎出席纪念一战100周年活动的俄罗斯总统普京,一系列外交活动令人印象深刻——无论是和美国总统短暂友好的互动瞬间,还是被加拿大总理特鲁多点“赞”,气氛十分和谐。

长安街知事注意到,此前,从美国要退出《中导条约》到北约“三叉戟接点2018”联合军演,外界曾一度认为,普京这趟巴黎之行有点像“单刀赴会”。但事实恰恰相反,俄罗斯总统最后成了最大赢家,他的一举一动都成了世界关注的焦点。

危险关系

在10月“瓦尔代”辩论俱乐部会议前,俄罗斯军事专家瓦西里·卡申就评论称,俄美关系几乎到了完全毁掉的程度。

在那次会议上,普京提到了核武器,“俄罗斯会使用核武器的情况只有一种,就是当确定潜在侵略者对俄罗斯领土发动打击时”。

当今世界,敢对俄罗斯领土发动打击的国家寥寥无几,这番暗示,煞气外露。

更危险的是,瓦西里·卡申指出,俄美关系再可能遭到损坏的领域已所剩无几。在可预见的未来,对于两国来说重要的是,维系安全领域现有的对话渠道,遏制各种矛盾可能带来的不可控威胁的升级。但目前,俄美关系中很少有良性互动。

“世界经济政治规则常常被操纵,从前的规则正在被舍弃。如果世界强国今天认为某些标准和规范对其有利,他们就会让其他各国也遵守。如果明天这些标准开始碍手碍脚,马上就被会被扔到废纸篓。”

普京此番言论针对谁,一听就知道。

撂下动用核武器防御这句狠话,普京也强调,世界不应有永远的胜败之分,使用核武器会导致全球性灾难,俄罗斯不能成为挑起灾难的一方。

躺赢声誉

在赴巴黎出席纪念一战百年的活动前,外界曾一度认为,普京此行有点像“单刀赴会”。

北约3场声势浩大的军演连番登场——

10月8日至19日期间,乌克兰举行了名为“晴朗天空2018”的军事演习,有包括美国在内的多个北约国家参与;

没过多久,北约又在挪威附近海域进行了一次名为“三叉戟接点2018”的军演,参加国家共有31个,共计士兵5万多人;

11月7日前后,波罗的海上又举行了名为“蟒蛇2018”的军演,共有一万多人参加。

对于这种赤裸裸的“示威”,普京在接受法国媒体采访时回应道,俄罗斯选择大规模军演地点时尽量不选在北约边界,最近举行过的一次大规模军事演习地点离北约边界至少都有几千公里,但在面临类似问题时,北约却不这样做。

就在这种“包围”之下,普京来到巴黎,但让人没想到的是,等待他的,不是口诛笔伐,而是鲜花掌声。

活动期间,美国总统特朗普因雨取消纪念美军一战阵亡士兵的活动,很多外国网友却晒出了另外一张照片:2017年,俄罗斯卫国战争76周年纪念活动上,普京冒雨向无名英雄墓敬献花圈。当时,普京坚持不打伞,淋湿全身。

一个小插曲,让他躺赢了一片美誉。

侧面出击

众所周知,欧洲对俄历来不信任,法国总统马克龙的一番言论足以说明。马克龙在接受Europe 1电台采访时,重申了他雄心勃勃的计划,即建立一个联合的欧盟军事力量。

马克龙表示,建立“欧洲联军”的目的之一就是防俄罗斯,即便是这样,普京对此依然表示理解。

他说,俄罗斯在打造“欧洲联军”这件事上的立场一定程度上与法国一致,“欧洲地区已建立强大的经济联盟组织,欧洲在防务安全领域日益独立自主理所应当。从促进世界多极化角度看,欧洲推动防务合作值得肯定,俄罗斯赞同法国等欧洲国家的上述立场。”

“在包围圈中游刃有余,普京再次显示出了他过人的外交手腕。”外媒如是评价普京的这番回应。

此外,长安街知事还注意到,在巴黎出席纪念一战百年活动期间,“对话”“合作”成为普京在外交场合的高频词。

他在活动间隙对媒体表示,美国正准备退出《中导条约》,同时,美俄均计划围绕《中导条约》问题开展对话,俄方希望与美就该条约开展全面谈判,其中包括较为重要的两国专家层面对话。

普京称,以发展本国经济为目的,愿与美国对话,理解欧洲国家的想法,既体现了俄罗斯的自信,又趁机让对手分化对立。

这一波操作,姜还是老的辣啊!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