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8月,韶关始兴一对患病的双胞胎兄弟亟需骨髓移植,面对高额手术费用,父母只能通过“抓阄”的方式来决定兄弟俩谁“生”谁“死”。此事一经报道引起广泛关注,公益组织和爱心人士纷纷出手帮忙筹集医疗费用。

11月14日,从始兴县获悉,得益于社会爱心帮助,这对双胞胎兄弟都已经完成骨髓移植手术,并在近日完成第一次大复查,复查指标均尚可。

兄弟俩都恢复良好

双胞胎兄弟同患怪病

双胞胎兄弟的父母邱柏钦和妻子邓宝玲在韶关始兴认识,两人高中相识,大学相恋,毕业后结为夫妻。2017年10月22日,邓宝玲顺利产下一对双胞胎男婴,分别取名康康、乐乐,寓意健康快乐。

然而,孩子刚满月,双胞胎中的哥哥康康便出现了呼吸短促症状,当时邱柏钦还在深圳上班,妻子邓宝玲连夜把孩子送往医院。医生检查后发现康康体内白细胞数值高达32万多,生命体征出现异常,医生紧急将康康送往儿童重症监护病房。

“就在离儿童重症监护病房约10米处的地方,康康突然抽咽了一声便呼吸暂停了,医生紧急抢救了4个小时,康康才捡回一条命。”邓宝玲说,康康刚被医生从“鬼门关”暂时救回来,在家照顾乐乐的奶奶打来电话,说弟弟也出现同样的症状,也被紧急送往医院。

兄弟俩突然发病且症状相似,让全家人措手不及。他们每天守在医院的重症监护室门口,生怕接到医生电话通知孩子不好的消息。所幸双胞胎兄弟俩在重症监护室待了9天后就转入了普通病房。

转入普通病房后,双胞胎兄弟仍反复出现发烧症状,后被医院诊断为免疫缺陷慢性肉芽肿病,而且是基因突变型。医生告诉邱柏钦夫妇,类似患儿如果采取保守治疗,一般活不过一两岁,唯一的办法就是尽快进行骨髓移植或脐带血移植。

无奈之下“抓阄定生死”

接到消息,双胞胎的父母立即联系中华骨髓库,寻找合适的骨髓。今年2月,夫妻俩把孩子送到治疗免疫缺陷慢性肉芽肿病经验丰富、移植成功率高的重庆市一家医院。几个月后,好消息传来:中华骨髓库找到匹配的骨髓,且捐献者愿意进行骨髓移植。

父母看到了康康乐乐兄弟俩“重生”的一丝希望,旋即被告知两个孩子的移植费用至少要100万元,这让他们陷入了绝望。由于孩子们前期治疗花费近40万,已经花光了家里所有的积蓄和亲戚朋友处借的钱,现在哪怕集合夫妻两家所有的钱,再东拼西凑,最多勉强够一个孩子的移植费用。

面对两个孩子鲜活的生命和高达百万的移植费用,夫妻俩无从抉择,无奈之下以“抓阄”的办法决定两个孩子的“去留”,而这也可能意味着两个孩子的“生”与“死”。当看到康康抓到写着“留”的纸条,夫妻俩说着“对不起”,泣不成声跪倒乐乐的面前……

爱心力量相助双胞胎迎来转机

随着时间的推移,双胞胎兄弟俩的病情越发严重,伤口甚至出现严重感染现象。医院告知夫妻俩,只有尽快进行骨髓移植,才能挽救兄弟俩的性命。就在此时,志愿者联系到他们,通过医院核实情况之后,在网络平台上发起救援筹款,骨髓捐献者也表示将近期进行骨髓移植。

此时一经媒体报道,立即引起强烈社会反响。公益达人和慈善组织迅速介入,在相关网络平台进行推广,社会爱心人士也纷纷慷慨相助。正为筹集双胞胎兄弟治疗费用而一筹莫展的父母终于迎来了治疗的转机。

邱柏钦表示,两个孩子入仓后,先进行一周左右的预处理化疗,让身体能够适应骨髓捐献者的造血干细胞,进而进行移植手术,之后仍然有很长的抗免疫排斥的路要走,免疫力恢复到正常同龄人小孩水平要一年左右。

让人欣慰的是,好消息不断传出。今年8月底,兄弟俩成功进行骨髓移植手术。11月14日中午,双胞胎的妈妈邓宝玲特意发来信息,向帮助过他们的爱心人士表示感谢,并且表示,小兄弟俩近日已完成第一次大复查,复查指标均尚可。

感谢社会各界爱心人士的关怀

兄弟俩一定会早日康复的

责编|悠悠

校对|秋萍

终审|可可可

来源|羊城派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