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陈中文

李鸿章算是最富争议的晚清名臣,代表晚清政府签订过很多不平等条约,当时就被国人骂得一塌糊涂。

他领导洋务运动,镇压太平天国运动,一生都在为大清奔走效劳,维护大清的政治地位。

尽管是顽固派,李鸿章其实对于变法也十分感兴趣。

甲午战败后,虽然悲痛万分,但他知晓日本通过变法逐步强大,于是开始研究西方社会制度,

还曾经表示希望中国能够走向“公天下之局”。梁启超在编撰的《李鸿章传》中提到,李鸿章任两广总督时竟然差点成了总统。

或许很少有人知道,晚清历史上差点出现一个共和国。这个共和国曾得到诸多有识之士和封疆大吏的拥护,甚至还确定了一个总统人选,这个人就是李鸿章。

如果此次共和成功的话,统治中国长达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就可以提前12年结束,也许我国近代史也会因此重写。

但这次共和国谋划最终“胎死腹中”,李鸿章是由于什么原因与总统之位擦肩而过的呢?

李鸿章

戊戌变法的支持者

1895年5月2日,清政府批准了李鸿章代表大清签订《马关条约》,这一天康有为在京城联合十八省举人联名上书,史称“公车上书”,坚决反对签订《马关条约》,要求变法自新,开启了维新变法的新篇章。

1898年,光绪帝很赞赏康有为的思想主张,于是命令李鸿章等总理衙门五大臣约见康有为。

康有为提出撤礼兵刑工等六部。李鸿章问他撤了六部,是不是旧的规章制度也要撤。

康有为明确表示,现在世界上多国崛起,世界变了,中国也应该一起变。李鸿章被康有为的这种雄心壮志所深深折服。

光绪帝决心变法以后,顽固派一直想要除掉康有为,李鸿章多次给康有为透露消息,甚至安排人送他出京避祸。

李鸿章虽然不敢公开主持变法,但是暗地里却一直支持着维新派。

慈禧召见李鸿章,说有人上奏弹劾他是康党。李鸿章面不改色地说,如果主张维新变法的就是康党,那我很难避嫌,我确实是康党。

一句话竟然把慈禧惊愕得不知怎么接着说下去。

戊戌政变之后,康有为和梁启超流亡国外,令他们没有想到的是,李鸿章竟然写信问候他们,还勉励康梁二人:

“精研西学,历练才干,以待他日效力国事,不必因现时遭遇,遽灰初心”。

梁启超

孙中山力劝他担任中华总统

李鸿章知道中国局势有大变,他问英国人卜力:“我听洋人说如果北京公使都被杀了,那么列强就有权进行干预,并宣布要立一个皇帝,如果是这样,你们会选谁?也许是个汉人?”

卜力感到李鸿章暗示自己想当皇帝,便说:“西方大概会征求中国最强有力的人的意见,看他认为谁最好。”李鸿章眯起眼睛,过一会儿才说:“慈禧是中国最强有力的人。”

此间,孙中山派两个革命党人来见李鸿章,想让他举起推翻清朝的旗帜,废除慈禧,并拥戴李鸿章当大总统。

李鸿章说:“我知道你们为什么来,可惜我年老不能相助,也恨君等晚生了50年,不能早助我也。”

言毕,李鸿章给了革命党3万大洋,说:“这是给你们的革命经费。”

而后,李鸿章决定与孙中山会面。两人都坐船前往指定海域,孙中山在远处已看见身高1米86的李鸿章了,但李鸿章看不见孙中山(一是老眼昏花,二是孙中山身高1米58,一说1米65)。

此时,孙中山想起李鸿章曾经杀过太平军投降的将领,有些害怕,怕李鸿章反悔,便让人开船走了,没见成。

作家李菁在《孙中山传》一书中写道:“当时,香港英国当局正在策动两广总督李鸿章据两广而独立。

香港议政局议员何启,与孙中山和李鸿章都有联系,也得到香港总督的信任,他向陈少白建议:兴中会可通过香港总督卜力(Henry A. Blake)的力量,劝说两广总督李鸿章独立,与孙中山合作。”

孙中山在日本经过两年多的努力,一方面争取到了一些华侨和外国政府的支持;另一方面加紧联络广东、长江流域的会党力量,具有一定的革命基础。

此时,若能联合到清朝重臣李鸿章,对推翻清廷的革命来说,无疑是一个难得的历史机遇。

孙中山立即与杨衢云、宫崎寅藏、平山周等人乘坐日轮“烟打士”号,于1900年6月17日直达香港,又派宫崎等去广州和李鸿章的代表刘学询谈判。

李鸿章表示,在八国联军攻陷北京之前,自己不便就独立表态。

这种犹豫不决,也让孙心中产生遗憾,但机会来了。

八国联军确实进了北京。

孙中山

东南自保格局下公推的总统

1900年,义和团改“反清复明”口号为“扶清灭洋”,发起反帝爱国运动,得到了清政府的支持。

为了镇压义和团运动,扩大对华侵略,英、法、德、奥、意、日、俄、美8国借口清政府排外,联合进兵北京城。

有资料记载说,“城破之日,洋人杀人无算”,“但闻枪炮轰击声,妇幼呼救声,街上尸体枕藉”。

1900年6月21日,清政府以光绪皇帝的名义,向英、美、法、德、意、日、俄、西、比、荷、奥11国同时宣战。

李鸿章时任两广总督,接到慈禧的“宣战诏书”后,立即复电朝廷:“此乱命也,粤不奉诏。”

不仅李鸿章如此,两江总督刘坤一、湖广总督张之洞、闽浙总督许应、四川总督奎俊、山东巡抚袁世凯等也拒不应诏,这些地方大员们与各参战国达成协议,称之为“东南互保”。

李鸿章在给清廷的复电中使用“乱命”一词,是他精心选择的一个政治术语,把朝廷之“旨”定为不真实的“伪诏乱命”,这就不能算反叛。

李鸿章这样的表态,显然是鼓励了南方其他官员,他们才敢如此大胆,毫不掩饰地与朝廷分庭抗礼。

李鸿章与南方几位封疆大吏一起,决心联合起来,以南方的半壁江山为根据地,抗旨自保。

其实,所谓“互保”,就是南方督抚不支持义和团的灭洋举动,不奉宣战之诏,努力保护洋人在华的安全和利益。

作为交换,洋人不得在南方各省进行军事活动和其他过激行为。在刘坤一、张之洞等人的支持下,由买办官僚盛宣怀从中牵线策划,上海道余联元与各国驻沪领事商定了《东南保护约款》和《保护上海城厢内外章程》,规定上海租界归各国共同保护,长江及苏杭内地归各省督抚保护。

“东南自保”避免了战火漫延,使长江中下游以及东南各省逃过了战争的蹂躏。实际上,“东南自保”还有更为具体的内容。

八国联军攻占北京后,慈禧和光绪皇帝、皇后、瑾妃、大阿哥溥隽等换便装,分乘3辆马车仓皇逃离紫禁城,开始了1年零4个月的逃亡生活。

东南沿海的巡抚和督抚们曾暗自商定:如果北京失守,两宫不测,他们将推选李鸿章做总统支撑危局。

也就是说,东南各省将采取美国式的“共和”应付危机。李鸿章对这个“伯理玺天德”(英文president,即总统)之位也颇有兴趣。

关于这段历史,著名历史学家唐德刚在《袁氏当国》中写道:“八国联军时帝后两宫西狩,消息杳然,东南无主之时,当地督抚便曾有意自组美国式的共和政府,选李鸿章为伯理玺天德(president),李亦有意担任,后因两宫又在西安出现乃作罢。”

如果当时慈禧和光绪在逃亡中遇难,中国的共和历史恐怕要提前10多年。当时流亡海外的孙中山,尽管对李鸿章的个人魄力表示怀疑,但也认为这是个值得一试的方案。

1900年7月8日,清廷调任李鸿章为直隶总督兼北洋大臣。在广东一直观望局势的李鸿章决定北上赴任,与孙中山合作之事就这样流产了。

港督卜力获悉后,电告英驻广州副领事,劝李鸿章重新考虑他北上的决定。

7月16日,李鸿章乘招商局的“安平”号离开广州北上,经过香港时,受到港督的隆重接待。

卜力再一次向李鸿章表示,眼下是两广脱离清廷独立的好机会,并推荐孙中山为顾问,李鸿章为主权者。但李鸿章表示“不能抗命”。

建立共和的希望就这样破灭了,其根源还是在李鸿章身上。

李鸿章注定是一个悲剧人物。

一方面,作为最早睁开眼睛看世界的中国人,他对国家的积贫积弱现状有深刻认识。

另一方面,深谙官场规则的他知道轻举妄动的危害,所以没有宣布两广脱离清廷进行共和。

他接受了慈禧的命令,全面主持与八国侵略者的议和工作,代表大清政府签订了《辛丑条约》。

1901年11月7日,李鸿章在悲愤之中走完了他的一生。而灾难深重的中国,一直到10年后才开始真正走上共和历程。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