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郊”,曾经是临沂的一个标志。

改革开放40年来,经历了“地摊式农贸——大棚底商贸——专业批发市场——专业批发城——现代商贸物流城”的发展,往日的“西郊”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王洪宪就是其中的见证者。

75岁,仍然奋斗在批发市场

王洪宪,河东区相公镇石北屯村人,他是当年“西郊大棚底”的早期客商之一。

现在,他在华丰国际服装城一楼有两个批发老年服装的摊位。地方不大,但从他的笑容里看得出,对现在拥有的一切,他很知足。

虽然已经75岁,王洪宪的身体却很硬朗,满头的银发,显得格外精神。

这些天他一直通过新闻联播关注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的消息,在他看来,只有政策好了,大家才能过上好日子。

上世纪六七十年代,为了活命,已经二十多岁的王洪宪曾经两次到江苏去要饭。当时的日子,简直太苦了。对于现在的幸福生活,有时候王洪宪都不敢相信,但日子就这么一点点变好了,特别是改革开放之后,社会每年都在进步,生活每年都在变好。

衣服做不上卖的

1979年初,改革的春风吹到临沂,农民分田到户,有能耐的人开始想着经营小买卖。

王洪宪村里有两个手巧的裁缝,十里八村的村民都来找他们做衣服。有手艺,自然有钱赚。王洪宪和村民们就都跟着他们学起了做衣服。

当时的衣服不愁卖,媳妇主内只管做,王洪宪主外下乡卖。每天王洪宪就带着之前做好的几件褂子、裤子去下乡。

光靠卖自己做的那些衣服显然不够,王洪宪就去南方批发成衣,直接售卖。

“当时进货以衬衫为主,4块钱进货,6块钱卖出去,一件就能挣2块钱。”王洪宪说,贩衣服利润虽可观,但由于没有固定的经营场所,他们就在新华一路、二路的马路市场“打游击”。

与此同时,西关抓住了改革开放的机遇。上世纪80年代初期, 西关居委建起了一批大棚。在60余亩的土地上,垒起水泥台摊位,撑起玻璃钢瓦大棚,西郊也成为临沂市场的发源地。

上世纪90年代,靠着西郊,

村里大部分家庭都是万元户

听说有了固定的摊位,王洪宪便在大棚底租了个两米宽的水泥台子专门做服装生意。

四周尘土飞扬,夏天热得像蒸笼,冬天寒风刺骨。可对王洪宪来说,能有一处固定的场所,还有政府的政策支持做后盾,做起生意来底气十足,信心满满。

王洪宪的4个儿子长大了也都学会了做衣服的手艺,可以帮着家里一起做衣服了。

衣帽鞋包、布匹绸缎……“西郊大棚”的大名不胫而走,四面八方的客商纷至沓来,几乎每天都是人挤人。

“那时候衣服花样少,夏天卖大褂子,冬天卖棉袄。全家六口人齐上阵也做不上卖的,后来就雇了工人,24小时不停地赶制衣裳,依然做不上卖的。有一年一个夏天卖了10000多件衣服,后来一算账家里人都吓着了,以为算错了。”回忆当年西郊大棚底的交易盛况,王洪宪感触颇深。

不止是王洪宪家,当时整个村里两百多口子人几乎家家都做衣服在西郊卖,上世纪90年代,靠着西郊,村里大部分家庭都是万元户。

有品牌,有工厂,有销量

为了更好地适应社会发展,市场一直在改造提升。2007年起,西关开始对老市场分三期进行提升改造,更名为华丰国际服装城。

同期,王洪宪在老家买了几亩地,建了服装厂,并注册了商标“玉丹花”,专门生产老年人服装。

2012年,王洪宪作为三期商户搬进了改造后的华丰国际服装城。“搬进新市场之后,就好像进入了现代化的国际大商场一样,有电梯、有空调,再也不用担心风吹日晒了。”王洪宪说。

现在,王洪宪厂里有固定员工30多人,生产的“玉丹花”牌老年服装通过服装城的两个摊位销售到全国各地。

当年的西郊大棚也悄然成长为辐射全国所有省区市、远销60多个国家和地区、经营商品多达6万个品种的国际化批发市场。

赶上这样的好市场,好光景,王洪宪依然一身干劲,他觉得,再在市场奋斗10年都没问题。

本平台部分文章来源或改编自互联网及其他公众平台,主要目的在于分享信息,让更多人获取需要的资讯,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内容仅供读者参考,如有侵权请及时告知我们!联系邮箱[email protected]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