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一战仍残存着欧洲人引以为豪的“绅士战争”的影子,但这场空前残酷的战争的庞大阴影,还是深深地印刻在绝大多数士兵的心中。我们这个故事的主角——一战中一名普通的德军士兵,从残酷的拼杀中幸存下来。然而,目睹生死的他却患上了严重的精神疾病,他变得神经质起来,总是喃喃自语,并试图告诉别人自己的双眼“被毒气毒瞎”,什么都看不见了。

实际上,士兵的双眼没有丝毫问题,他的身体甚至都没有多少大碍。然而,他却就此垮了下来,身体一天不如一天,眼看就快要不行了。直到有一天,这名德军士兵幸运地被名誉全国的心理医生埃德蒙德·福斯特收诊,医生用催眠的方式打开了士兵的心扉。士兵告诉他,自己家境贫困,曾经短暂地学过艺术,然而他的画作并不被世人看好,自己的日常生活甚至还要靠他人救济。

之所以参军,除了爱国之外,更是为了改变人生轨迹。这在当时的德国青年中是非常常见的,这名德军士兵人生中最不凡的时刻,发生在1918年9月28日的那场残酷的战斗中。

1917年,美国、中国等国对同盟国阵营宣战,协约国集团成员达到27个国家。与此同时,英法联军开始展开反击,德军在欧洲战场上开始全线溃退。在形势一片大好之时,战场上也涌现出了一大批英雄,他们的事迹广为流传,这其中就有一名名叫亨利·坦迪的英军二等兵表现尤为勇猛。1918年9月12日,坦迪在哈维林肯特战役中,以一己之力击毙、俘获多名德军士兵,因此被授予“军事奖章”;9月28日,他又在马尔宽渡口之战中率先突破德军火力网,成为英军取胜的关键。

纵使德军做了拼死抵抗,也无法扭转溃败的局面。此时越来越多的德国人意识到这场战争不可能获胜,在巨大的悲观情绪的影响下,德军毫无战意,四散奔逃。在打扫战场时,坦迪发现了一名德军伤兵试图借助战壕逃跑。坦迪毫不犹豫举枪瞄准了他,对方也放弃逃跑,站住身子以便坦迪可以更好地瞄准开枪。此时,“绅士战争”影响了坦迪的选择,他从不在战后对手无寸铁的伤兵开枪,因此,坦迪放下枪,示意对方可以离开了。这名德军士兵在临走前感激地盯着坦迪看了很久,这件事很快就被坦迪忘记了,然而他没想到的是,他放走的这名德军士兵名叫阿道夫·希特勒。

希特勒大难不死却患上了心理疾病,福斯特医生告诉他,你的眼睛确实是瞎了,但你是命途不凡的“超人”,可以凭借自己超级强大的意志力恢复视力。这样一番荒谬的言论却激励了希特勒,他迅速振作起来,重新投身到政治场上。1938年,时任英国首相的张伯伦发现德国元首的会客厅里挂着一幅油画的复制品。画中,坦迪背着一名伤兵。这幅画寓意“结束一切的战争”,张伯伦对此非常感兴趣,便询问这幅画的意义。希特勒毫不避讳地将自己当年的遭遇讲了出来,一番话激起千层浪,也彻底改变了已经退役的坦迪平静的生活。

1939年9月,德军入侵波兰,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世界陷入一片苦难之中。坦迪也因此受到牵连,他放走战争狂人的事情被大肆宣扬,受到了全社会的谴责。在巨大的压力下,他被迫搬到考文垂。1940年9月,德军对伦敦展开轰炸,年近半百的坦迪一怒之下要求从军,希望亲手弥补自己的过错。因为年龄太大,军方拒绝了他的申请。1977年,86岁的坦迪怀着遗憾逝世。

坦迪的一生显然是挫折的,但他的离开却是坦然的。家人在他的遗物中发现了他临终前的日记,其中有这样一段话:“……我后悔自己的一时之仁,改变了数千万人的命运,造成人类历史上最大的灾难。但是,如果重新有这么一次机会,面对一个不知道未来的伤兵,我还是会选择让他离开。我只是一个士兵,不是屠夫。假如当年我开了枪,那么,我跟希特勒就没有区别了。”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