祠堂作为宗族的象征,在乡村地区有着崇高的地位。在新的历史时期,注入时代元素,活化祠堂用途,对于打破姓氏界限、弘扬传统文化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推进新农村建设有着重要意义。11月15日,由泥汊镇组织的“学生爱国演讲进祠堂暨学习书画传扬传统文化展览”活动在叶氏祠堂举行。

泥汊镇学生在老师带领下,参观叶氏祠堂文史室内的传统书画。

比赛现场,热闹非凡。选手们围绕主题,热情饱满、声情并茂,赢得在场观众和评委老师的阵阵掌声。

通过参观欣赏学习中国传统书画,聆听爱国主题演讲的方式,在学生们的心中种下了爱国主义的思想种子,也使学生们更加直观地感受到中华传统文化的深厚魅力。并且,通过拓展祠堂新功能的方式,让叶氏祠堂融入了现代文明,成为了弘扬中国传统文化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新阵地,为泥汊镇的农村基层建设增添了又一大助力。

小祠堂里有着大文化,老树发新芽,祠堂不应是旧物,而是历史传统赋予我们的文化信条。近年来,无为县充分重视祠堂文化空间,深入挖掘本地家风文化,以弘扬家规家训带动家风建设,让祠堂成为乡村的文化礼堂,成为传播优秀文化传统的重要阵地。

投稿平台:“智慧无为”手机台/ "无为发布"“无为广电”微信公众号/“无为周刊”(0553-2538071)

© 无为广电融媒体中心

有温度 有态度 有深度

图 文 | 潘浩

编 辑 | 潘浩

审 核 | 王荣

监 制 | 陶玉云 孙立文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