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金斧子价值投资研究课】“巴菲特背后的男人”是什么样的人?

巴菲特好友比尔盖茨给查理芒格的评价是,他是一个喜欢说话的人,善于自嘲以及最欣赏自己讲出的笑话。在鸡尾酒会上,别人甚至没有说话的机会。但他的话总是很有思想,从经商的原则,到经济规律,甚至到游艇的设计,他都很精通。

而巴菲特眼中相伴40余载的查理芒格是“幕后的智囊”以及“最后的秘密武器”,,当巴菲特被世人追逐时,查理·芒格却并不那么出名。但他的投资智慧,就连巴菲特也极为佩服。巴菲特曾这样形容查理·芒格带给他的助益:“查理拓展了我的视野。让我以非同寻常的速度从猩猩进化到人类,没有查理,我会比现在贫穷得多。”

为什么巴菲特如此看重查理芒格的作用?这要追溯到伯克希尔哈撒韦公司的诞生,而巴菲特的伯克希尔哈撒韦,也正是因为芒格的加入,才增长了13500倍。两人共同成立的这家控股财富的投资公司成为后人看到的这对黄金搭档默契合作的起点,同时也是巴菲特从格雷厄姆所传授的“捡烟蒂投资法”转向挖掘伟大企业、长期持有不再以价格为唯一标准的投资方法,正是这次转变被巴菲特视为“从猩猩进化到人类”的惊险一跃。

当然,两人的渊源更加久远,巴菲特和芒格还是老乡,他们一块出生于美国中部的奥马哈市,他们还是发小,芒格小时候就在巴菲特父子的商店工作,芒格说巴菲特的父亲简直就是个典型的奸商资本家,安排他12个小时工作。当然,这一点有巴菲特佐证,尽管两人当时并不认识,因为儿时的巴菲特也曾在杂货店打工,即便是作为家人,也并没有能够拿到更多报酬,时隔多年,巴菲特仍然对“爷爷的压榨”耿耿于怀。

后来芒格正式上学,接受了良好的教育,而且还爱好上了阅读。他最喜欢读的就是传记类书籍,他说总能在这些书里汲取成功人士的智慧。查理芒格毫不客气的说过:“我这辈子遇到的聪明人,没有一个不是每天都在阅读的,对,所有人都在每天看书,巴菲特和我读过的书之多,可能会超过你的想象。”甚至孩子们都在嘲笑芒格,说他是一本长了两条腿的书。

热爱阅读的芒格很早就发现,一个人需要学习跨学科的知识,才不会做蠢事。他十分推崇跨学科的思维方法,用他自己的话来说,就是“掌握各个学科的主要模型,再将它们通通派上用场。”芒格之所以出类拔萃,正是得益于他超越学科藩篱的知识储备和思维方式。

除了热爱阅读,像巴菲特从小就崇拜格雷厄姆,奉之为偶像,查理芒格的偶像是本杰明富兰克林,他后来为人正直诚实,好奇且工作专注都是跟这点有关,巴菲特也最为看重其品质,可以想见一个人树立自己正确的偶像,是有多么的重要。富兰克林写过一本书《穷查理年鉴》,总统先生在这本书里,引用“穷查理”这个美国形象,通过描写他的个人奋斗史,来介绍底层人士应该拥有哪些优秀品质,最终变得富有。而芒格是富兰克林的忠实铁粉,凝聚他毕生智慧的《穷查理宝典》就是借鉴《穷查理年鉴》而作。

这种不忘初心、低调奋斗的品格也正是查理芒格与巴菲特这对黄金搭档能够长久的原因,芒格一当上富豪排行榜就浑身不自在,在他晚年的时候16亿美元的身价,远远落后于巴菲特,但他却并没有得红眼病。他对这一切看的很是淡然,但凡芒格有点野心,估计也早就分家了。

但凡这样伟大的投资家人物在早期一般都有坎坷的经历,或至少经历过一次危机,比方格雷厄姆曾经在美国1920年代的经济危机中亏损严重,从而树立了自己价值投资的底层观念。芒格也不例外。查理芒格赶上了30年代的经济大萧条,他当时也到处打工,甚至去杂货店扛大包,但其实他们家应该没惨到那份上,应该主要是为了赚点零花钱。芒格爷爷是个法官,父亲是个律师。他叔叔是开银行的,当时经济很糟,他爷爷出手,拿出35000美元帮他叔叔的银行渡过难关。那时候算是一笔不小的钱了。后来得亏罗斯福新政,才让他叔叔的银行缓过来了,全家这才躲过了破产的命运。

后来二战爆发,而芒格上了大学,他进入密西根大学数学系。但他也喜欢上了物理,这跟他后来的投资密不可分,你会发现很多投资方式都是来自于物理学的。之后他开始服兵役,被当成一个军官来培养,学习自然科学和工程学,后来读了知名的加州理工学院,又学了热力学和气象学,难怪基本什么都学过的芒格之后能够帮助巴菲特更全面地、从不同角度看待问题。在当兵期间,他还和南希结了婚,46年退伍,然后回家生孩子。

芒格的前半生也挺坎坷的,折腾到了20几岁,竟然还没有混到大学学位,他只能借复原军人安置法案,重新申请哈佛法学院,然后给院长托关系才进去深造。而他此时只能从头上大学,不过他凭借聪明的头脑2年就从哈佛法学院毕业,后来在他那个律师爸爸的怂恿下,他去了加利福尼亚,参加律师考试。并供职于那里的律师事务所。他在当地买了房子,一家人搬了过去,在此又生了两个女孩。但1953年,他的人生开始急转直下,先是跟媳妇离婚,后来他的儿子,白血病去世。

29岁的查理芒格备受打击。后来在好友的帮忙下,芒格又跟一个同样叫南希的女人结婚,他们各带两个孩子,组成了一个超级大家庭。后来他们又生了3个儿子和1个女儿,至此他们家已经是5个儿子和3个女儿了,再加上他们两夫妇,都快赶上一个足球队。为养活这一大家子,查理芒格只能拼命的工作,但还是越来越入不敷出。所以,在他媳妇的教唆下,查理芒格开始投资于股市。甚至开始投资房地产,他们集资修建了一个分户式产权公寓。第一次炒房就赚了大钱,然后他们把赚来的钱,全都又压下去了,继续开发房子,本金翻了好几倍,赚到上百万美元的芒格开起了自己的律师事务所。

此时的芒格却不想一辈子干律师了,前两次投资的成功经历让他觉得还是投资来钱快。1965年芒格就退出了律所,专心打理他的惠勒芒格公司,这是一家投资公司了,他们投资房地产,也投资股票。让资金运转很高效,而且几乎顺风顺水,没有遇到大的挫折。而此时,儿时玩伴巴菲特与他的交集又重新多起来,先是在一次老友聚会上,二人重聚。此时的巴菲特29岁,查理芒格35岁,他们相谈甚欢,巴菲特将很多收购公司的法律咨询业务交给芒格的律所。

紧接着他们共同投资了蓝筹印花公司,巴菲特是最大的个人股东,芒格是二股东。同时,芒格的惠勒芒格投资公司也进展十分顺利,他花了许多时间来打造该公司的资产基础,芒格用他自己的钱和其他人的钱来投资股票。这家公司11年的年均复合收益率是28%,年均净收益率20%。但很快,风暴袭来,1973-1974年的大熊市,几乎打垮了他,两年分别亏损31.9%和31.5%,这成为了巴菲特与芒格合作的契机。

这次危机让芒格意识到,不能再这么直接投资管理基金了,最好是通过一家控股公司来建立财富。于是他和巴菲特找到了这么一个公司,那就是巴菲特1965年收购的一家纺织厂伯克希尔哈撒韦,他们把之前的蓝筹印花公司的股票全部转到了这个公司的底下,把之前的投资公司都给清算了。这样做,他们就不是在投资基金,也不会收到股市的波动影响了,而自己成为了一个控股公司,他们只要拿得出业绩就可以了。

也就是说,以前他们是二级市场的玩法,而在伯克希尔哈撒韦之后,他们变成了实业加一级市场的玩法。“比赛的赢家是那些会把注意力集中在竞技场上的人,而不是只会紧盯着记分板不放的人。如果你能在周末不去看股价,那么就该试试在工作日也这样做。”巴菲特常常这样说,所以其实股神称呼都是骗人的,巴菲特和芒格真正的玩法是并购那些赚钱的公司,享受业绩的增值。只是顺便在二级市场上做个差价,因为伯克希尔直接控股的公司,业绩越来越好,所以伯克希尔股价也随之水涨船高,后来的故事大家就都知道了。

查理芒格作为巴菲特的老搭档,却自称为“聪明的蠢驴”或者“避雷针”,作为一个优秀的天生交易者,芒格天资聪颖,从小爱养仓鼠,他总是能通过交易,换来更大的或者更好看的仓鼠。后来他又创下出色的业绩记录,同时积累了大量的财富,但芒格说过:在生活中,一般不要效仿他。他认为自己的生活太过致力于提升自己的心智,如果有人盲目地以他为榜样,他的独特个性(包括但不限于“傲慢无礼”)会让他们不受欢迎。

不过正是由于芒格坦率不圆滑的性格,他时刻保持清醒与独立思考的能力,怀疑一起,并总能反向思考提出问题。曾经就鼹鼠的择偶习惯,这么一个话题,查理芒格跟比尔盖茨掰扯了好久。甚至可以在十字路口为了跟人辩论,而错过了3个绿灯都不启动汽车,让后面的车恨死他了,这就是查理芒格的大概人生,一位专注、诚实甚至充满嘲讽的反向思考投资大师。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