仓央嘉措在哪里写出那么多优美的情诗?

丁启阵

仓央嘉措的爱情诗,不知道迷倒过多少多愁善感的男女!

迷恋之际,人们难免要产生一些不切实际的想法。比如说,“在那东山顶上,升起皎洁的月亮。年轻姑娘的面容,渐渐浮现心上……”,如此美妙的东山,人们总想知道它究竟位于哪里,一探究竟。

有人说,在仓央嘉措的家乡门隅纳拉山下宇松地区的乌坚林村——今天西藏山南地区错那县的勒布沟;有人说,在今天拉萨市内;不久前参加“2018拉萨半程马拉松赛”活动,得知还有一种说法:在距离布达拉宫二十五公里、堆龙德庆县属下一个村庄——达东村。

11月8日下午,我由北京直飞拉萨,参加三天后即11·11举行的“2018拉萨半程马拉松”活动。9日,活动主办方安排我们参观游览,上午布达拉宫,下午“最美乡村”——达东村。

布达拉宫,我是“二进宫”,记忆犹新,且只能用眼睛看,不能拍照,其实兴趣不大。

寻访最美乡村,是我喜欢做的事情。一是可以看到乡村屋舍俨然、田连阡陌的整饬之美,赏心悦目;二是得以了解古风犹存的建筑风貌和风土人情,陶然忘机;三是可以慰藉离乡数十载的愁怀,梦回故里。北京周边也有各种名目的最美乡村,海淀区的车耳营、门头沟区的爨底下村、灵水举人村,我都曾三番五次地前往游玩。达东村于2017年获评中国最美乡镇五十强,规格之高,超过了京郊这几个村庄。

在达东村,观赏过一场简短的歌舞表演后,游览村容村貌时被告知,六世达赖喇嘛仓央嘉措曾经在这村里居住过;一座已经倒塌废弃的大宅院,说是仓央嘉措当年的“行宫”;一株有形同连理枝的巨大的核桃树,说是仓央嘉措曾经在上边拴过马——距离地面近一米处的树身有一圈凹槽,说是当年仓央错拴马缰绳的勒痕;“行宫”遗址左侧对过去的山头,说是升起皎洁月亮的东山顶!

虽然明知是今人的附会,但这附会属于无公害说法,没有必要较真,非戳穿它。据说苏东坡当年请人讲鬼故事给自己听,他人表示实在没有此类故事;东坡先生于是劝其“姑妄言之”,他自己亦将“姑妄听之”。对这种附会,既然他人能姑妄言之,我们为何不能有姑妄听之的雅量呢?

实际上,仓央嘉措的情诗,不同于汉语古诗常见的“一半写景一半抒情”的结构模式,它基本上都是单纯的抒情之作,写景非其所长。因而,写哪里景物的问题并不重要。写家乡乌坚林村,写拉萨罗布林卡,写达东村,没有什么区别。

在我看来,即使仓央嘉措不曾来过此处,不曾在此居住,达东村的旅游资源也已经足够丰富。如果我到拉萨游览,时间允许,我会到此一游的。

村庄被一家企业承包了,企业代表津津乐道的是他们开发的温泉。作为企业经营,温泉搞好了,是重要的营收项目,能日进斗金。但在我看来,它的自然资源更具诱惑力:来自远处雪山的一条小溪,在村前蜿蜒流淌,终年不涸;那株巨大的核桃树以外,还有两株同样伟岸的桃树,分别生长在更接近村口的高处和仓央嘉措“行宫”遗址旁边。已经过了立冬,两株巨大的桃树上仍然挂着不少小小的桃子,有旄牛在树底下悠然自得地吃草,据说也吃从树上掉下来的桃子。这令我想起“桃李不言,下自成蹊”的古话。

那么古老、高大、亭亭如盖的树木,本身就是有许多故事,自带流量,魅力无穷的。

所谓的仓央嘉措“行宫”,我特意走近了仔细观看,发现有火烧痕迹。看样子,它是毁于一场火灾。是事出偶然,还是有人纵火,房屋主人此前干什么的,此后去了哪里,有着怎样的人生经历?本身的故事很可能就比仅在世上活了二十三四个年头的仓央嘉措要丰富、曲折得多。

冬日的达东,树木叶落,草卉凋零,固然不足以“打林卡”。但倘若我们学习古人“冬景如睡”的审美方法,那蜿蜒的流水,那断垣残壁,那枝条繁密的大树,那三五成群悠然觅枯草而食的旄牛,自有一番令人心平气和的韵致。稍微加一点想象力,待它睡醒之时,大地复苏,草木滋荣,到处盛开格桑花,蜂飞蝶舞,那将是一个多么生动明媚的世界!

仓央嘉措的行踪,我以为还是任由其保持神秘比较好。这位由农奴而摇身一变为宗教领袖、一生不曾觅得“不负如来不负卿”之双全法、最终身受其害的多情诗人,曾有诗句云:“一个人需要隐藏多少秘密,才能巧妙地度过一生。”

吁——让这位短暂的雪域之王和最美情郎隐藏一点儿小小的秘密吧!

2018-11-17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