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如果想要留学,了解信息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谈起自己曾经被中介“坑”过的经历,孙文仍感觉难平,“比如我最开始申请澳大利亚,就盲目听从中介老师的建议,花了一年时间准备文书资料,后来才发现澳洲研究生申请绝大多数学校根本就不需要文书,只有墨尔本大学的商科需要提供。”正是由于这样的切身经历,孙文花了很多时间去了解国外各个学校的信息与情况,最后决定自己申请去美国留学。

我们总是会在某个不经意的瞬间回想起那些熠熠生辉的日子,那一段步履不停的时光,那一份炽热如火的理想,那些年不断努力不断前进的自己。有这样一群人,他们怀揣着留学的梦想,以中国矿业大学(北京)为起点,他们架起理想的风帆,迎着海浪,在浮浮沉沉的海面寻找着那一处属于他们自己的岛屿。那些在内心翻腾着的,无名状的笑容和眼泪,都在这里一一倾诉。

宋蕾:星空下的“赶路人”

刚刚结束在LA的调研,宋蕾长舒了一口气。在夜晚十一点的洛杉矶,她抬眸看向窗外,霓虹闪烁。一年前在矿大的时光犹如碎片般闪过她的脑海,慢慢的在星空中拼成一幅灿烂的画卷。“那段日子是我到目前为止最关注学习,也是最明白自己想要什么的日子。”她坚定的说。

2015年下半年(在大三上学期),宋蕾参加了北京国际设计周的志愿者活动。在活动中,她不仅对设计有了更深刻的认识而且也结交了一些国外的新朋友。也正是这场活动,使她在心里种下了出国留学的种子。正如她所提到的那样,在她的字典里很重要的一项是行动力,她开始为心中的种子灌溉施肥。2017年夏天,她主动申请了伯克利建筑系的暑期项目,她将那里形容为一个“工作坊”,在工作坊里设计的日子非常辛苦,却也令她收获良多。一方面,国内的学习并没有结束,她每天都要修改设计作品,与国内的老师对接;另一方面,初到伯克利的她还没有完全适应国外生活,由于语言薄弱,她也遇到了人际交往上的阻碍。值得高兴的是,在忙碌的生活节奏中,她渐渐调整了自己,认真听取老师的反馈意见,在设计方面也取得了进步,这更加坚定了她想要出国留学的决心。与此同时,她也在紧张的筹备着出国的各项事宜。

宋蕾不喜欢拖延,因此她从大三开始准备托福和GRE考试并且取得了不错的成绩。在最后的几个月里,她要做的事情就是专注于她的作品集设计。“专注于一件事并不那么容易,尤其是当你面对未知的时候。”宋蕾说。尽管她已经做了充分的准备,但作品集才是她申请学校最终的“判决书”。由于精神紧张导致的失眠在她身上也常有发生。每当压力过大时,她通常会选择看电影、健身来调节自己的情绪。每天清晨六点四十分,宋蕾准时来到了自习室。对于今天要完成的任务,在前一天她已经有了详细得当的计划。在宏观的规划下,她不断的推进,完善自己的项目。“在画图的过程中,我挺坚持自己的想法的。”宋蕾口中的“坚持自我”并不是实践过程中的我行我素,而是相信自己,相信自己的欣赏力也相信自己的作品。她从来不去刻意迎合别人的想法,在她的作品集“矛盾修饰法”的理念中也有所体现。

功夫不负有心人,宋蕾最终拿下了哈佛大学和耶鲁大学的双录取资格。转眼间,宋蕾在美国的留学生活已经过去接近二分之一了。对于她而言,美国的学习是她人生中一段新的旅程。哈佛大学深厚的文化底蕴,系老师独特的批判视角,小组讨论中高效的学习氛围,使她能够沉淀自己,在自己的兴趣领域中探索自己想要做的事情。当谈到在国外学习的困难时,宋蕾认为,阅读是一个大挑战。著作中所谈论的话题,所要表达的理念有时并不是那么好理解。这时她会花更多的时间去阅读,在与同学的讨论中去体会领悟。在项目设计中,老师也会及时的给出意见。此外,学校里的老师们都有office hour(工作时间),在这段时间里,他们欢迎所有的学生来和他们交谈,为学生解答疑惑。令宋蕾印象深刻的是,在校园的咖啡厅里,院里非常有名的教授也记得普通学生的名字,并且热情的和他们打招呼。这一份亲切朴实,也在鼓励宋蕾向着更好的自己出发。

“你要将自己暴露在不同的情境下,尝试体验各种经历,时间会告诉你答案。”在寻找目标的路上,宋蕾一直从容。最果昔日曾写到:“街上的宝石,不在霓虹,亦不在星星的光亮里,它们在明明睡不着也硬要紧紧闭上的,你的眼帘深处”。而未来的光亮,也一直都在宋蕾闪烁着的充满期待的眼睛里。

李世祥:恪守规则的“艺术家”

“请等十分钟,我收拾一下就可以开始了。”德国德累斯顿周末的早上8点,受访者李世祥发送给编者一条这样的信息。

李世祥本科毕业于我校采矿工程,研究生攻读安全工程专业和中外联合硕士学位AMRD。继奥地利雷奥本矿业大学的学习之后,李世祥进入到德国弗莱贝格工业大学继续攻读硕士学位项目。

北京时间15点10分。“好了,可以开始了。”编者在欧亚大陆的另一端收到了这条信息。

德国与中国的时差是7个小时,两条信息相隔恰好是10分钟。李世祥说,德国的留学生活教给他第一件事情就是守时。初来乍到,李世祥是在聚餐时候第一次发现这个定理的,约好一起野餐的朋友迟到会引起众人的不满。

而延伸到学术上,就是要遵守规则。有一次老师给的论文课题范围,李世祥提交的论文超过了讲师所给的大纲,虽然做了很多内容,却得到了一个不太理想的分数。德国人做研究不讲究快,而是注重稳扎稳打,一个对社会有实用价值的课题,经过严谨的推敲之后才会落实。在国外学习期间,李世祥也感受到了欧洲和中国在研究的侧重点和发展方向的不同。

留学生活在教给李世祥恪守规则的同时,也为他敞开了艺术和创新的大门。

西欧的土地孕育着艺术和浪漫的气息,李世祥的摄影相册里,静放着很多城市和自然风光的结合作品,尤其是极限风光摄影,都是他历经多次失败才找到的地方。一千张图片就是一千种色彩的排列组合,在看到一件摄影作品时,李世祥会去想象它的构图和色彩搭配,去模仿甚至是超越它原来的内容,去创作含有自己风格和印记的作品。

“毕竟你可以从远近高低俯仰45°等不同的角度拍出来不同的埃菲尔铁塔。埃菲尔铁塔是不会动的,但是你会。”

李世祥还喜欢法国街头的Hip Hop舞蹈和各类艺术表演,站在广场的边上看街头艺人跳到音符上,然后拿起手中的圆形镜头,记录下这一尺方幅,因此他的好多欧洲朋友戏称他为“爱跳舞的摄影师”。

回想起在矿大生活,在舞团多年的李世祥,仍然十分感慨。几年前在舞团练舞的时候,还没有专门的舞蹈教室,现在学校在硬件软件两方面都十分完善。六年来,相比于同期的兄弟学校,矿大取得了长足的发展,拥有了全新的沙河子校区,就在去年的舞团专场上和近几年的北京大学生舞蹈节上,舞团成员的表现也是惊艳四座,异彩纷呈。

“其实回想起大学生活和求学经历,给学弟学妹最重要的一点建议就是本科阶段要好好学习、打好基础,它会为你在以后的学习和工作节省很多时间。课余之外,做自己喜欢和热爱的事情,让自己的学生时代充实有意义。”李世祥的语气里充满着欢快,满含着笑意。

孙文:留学路上的“开拓者”

“老师,我刚刚收到了offer,太感谢您了……”这已经是孙文从事留学教育行业的第四个年头,现在是一家留学教育机构的创始人。美国时间早晨六点,起床第一件事,就是回复学生发来的各种咨询信息,“我真的有强迫症,只要谁问我问题,我就必须回答,”他忍不住调侃自己。

矿大,对孙文来说是一个新的起点,在这里他找到了自己一直寻觅的东西。

初入大学的孙文抱着一腔“好好学习”的热血,就像是战士背负着自己的使命。然而,每个人都需要成长,而成长注定是在迷茫中探寻。 “对于我来说,成绩永远不是我的追求,那时候我一直在想,到底学习是为了什么?” 在孙文看来,找到学习的方向,才是最重要的事情。

“有一学期开了一门课叫《建筑材料》,刘波教授上的,他也是我毕业论文的导师。这门课是双语授课,考试是英文,在土木工程里面,这门课程算是偏文科和实践的,相比于计算来说,它更偏重的是思考。”正因为这门课的启发,让他决定出国留学,看一看外面的世界。

留学申请对于孙文来说,也是曲折不断,“其实我很早就有出国倾向,准备托福也很早,只是一直没放在心上,觉得离申请还有2年时间呢。”孙文认为,准备托福或者雅思考试,合理的时间是一个学期加一个寒假或者暑假,备考时间太长,反而会麻木,甚至信心受挫。“成绩也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考核标准,”孙文在定下出国留学的目标后,就将目光放到了成绩上,他告别了从前沉迷的游戏,又开始泡在图书馆。经过一年的努力,他的成绩名列前茅。在本科阶段,孙文以第一作者发表了一篇核心期刊论文,一篇国际会议论文,毕业论文优秀。这些积累都为孙文留学去美国伊利诺伊大学香槟分校(UIUC)就读研究生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如果想要留学,了解信息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谈起自己曾经被中介“坑”过的经历,孙文仍感觉难平,“比如我最开始申请澳大利亚,就盲目听从中介老师的建议,花了一年时间准备文书资料,后来才发现澳洲研究生申请绝大多数学校根本就不需要文书,只有墨尔本大学的商科需要提供。也是因为中介原因,自己莫名gap了一年。”正是由于这样的切身经历,孙文花了很多时间去了解国外各个学校的信息与情况,最后决定自己申请去美国留学。“这一年,每天都很折磨,一天睡5个小时可能都算多,但是我很感谢。”他感谢这段经历促使他去思考,才使他有了今天的收获。

进入留学教育行业对孙文来说更多的是一种使命感,他希望每一个找他咨询的同学都能够获得最准确的留学信息,因为曾经被别人帮助过,所以要传递这份力量。三年来,通过自己一步步的积累,他正向着自己梦想的方向前进。

美国时间上午十点,孙文又要去实验室开始新一天的工作,“我希望我做的每件事情都有意义,在能力范围内能帮助更多的人,这样会让我感到快乐。”

文  字/丁园园 郭雅欣 王语嫣

本期编辑/丁园园

责任编辑/刘澍涛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