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农历七月初七日为乞巧节,也叫做“七夕节”,是为了纪念牛郎与织女相爱的故事,逐渐形成的节日。牛郎织女相比是大家耳熟能详的故事了,可你知道七夕除了浪漫约会,还应该怎么过吗?

“七夕节”也称“乞巧节”,普遍有祭祀牛郎与织女及乞求巧遇等风俗活动,远在唐代就很盛行。

唐以后各代,民间的乞巧活动,一直盛行不衰。建国后祭奠织女与牛郎的活动逐渐少了,但有些传统的乞巧活动仍流传在关中地区。

穿七孔针

“穿七孔针”的风俗兴于唐代,至今陕西广大农村,仍有流传。七孔针形如篾子,有七孔(或二孔、三孔……不等),专为“乞巧”之用。现时七孔针失传了,多以绣花针代之。“乞巧节”一群姑娘坐在“乞巧棚”内,手执绣花针和彩色丝线,当场比赛绘绣本领。看谁的手儿巧、穿针快。谁家的绣花技术就是好。

磨碗乞巧

流行于陕西省大荔县一带,在乞巧节时,人们用蒜辫编成一个仙女,脸部贴上纸,画出眉眼,让她坐在凳子上,脚下放鼓一面。当人用绳子牵动仙女双脚时,鼓就响了起来。与此同时,乞巧的姑娘、媳妇们每人手握两个小瓷碗不断地磨擦碗边。时间长了,看谁在磨碗的进行中打瞌睡,就被讥笑为笨人;看谁磨碗到最后,一直精神抖擞不打瞌睡,就被人们誉为“巧女”或“巧妇”。

赛巧会

赛巧会的风俗流传很久,但西安市灞桥区的赛巧会,做到了“推陈出新”,使节日风俗增添了时代的色彩。新中国成立后,特别是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农村经济改革迅速发展,妇女们的观念也有了新的变化,她们认识到“巧”是由自己的双手创造的,并非乞巧所赐。因此从1986年农历七月初七日起,将“乞巧节”改为“赛巧会”。会上展出了姑娘、媳妇们的针织、刺绣、编织等手工艺品、书画作品、科技成果等。举行了一年一度的成果展览和比赛活动,通过评比,表彰奖励了一批巧姑娘和巧媳妇。

耍七姑娘

在陕西关中广大农村,流传着一种“耍七姑娘”的风俗活动。就是在五色彩棚内的织女像前,献上各式各样的供品,有糕点、乞巧馍(花馍)、鲜果,以及专门为过节生下的“巧芽”。织女像前两旁,围坐盛装的众家姑娘,她们不时地烧香,做虔诚的祷告活动。这时,织女棚的外边,成群的男青年组成的锣鼓队,使劲地敲打。时间长了,若有一个姑娘,或因身体虚弱,或因受传统的观念而产生的幻觉,突然神志不清,发起抖来,哭笑不止,就认为是织女的魂灵下凡了。

这时,“耍七姑娘”的活动进入高潮,众姑娘不断地向发抖的“七姑娘”焚香礼拜,“七姑娘”口吐类似织女的话,如说:“众家姑娘仔细听,大姐二姐坐天宫, 五姐六姐走南北,苦命的七姐下凡来。 三姐四姐奔东西。苦命的七姐来这里。” 顿时,织女棚内外,人山人海,争相向“七姑娘”叩头礼拜,求卜吉凶。这样一直耍到天亮。这种过于迷信的民俗活动,建国后,很少有人在搞。

乞巧棚

农历七月初七日,一群姑娘以自然村为单位,或在一个村庄分数片,搭成彩色“乞巧棚”以纪念七夕。彩棚的搭法,有繁有简。最常见的是用五色彩纸,剪成仙楼,刻牛郎织女像于其上。织女的形象也很简单,端一张椅子,椅子上放一个斗,斗下穿一件裙子,椅背上套一件大衿衫,顺领口插个竹笊篱,凸出的一面向外,贴一张纸画的女人脸,戴上耳坠,头脑用黑色丝帕绾个圆髻头,插上金银首饰,这样织女的像就扮成了。

据宋时陈元靓《岁时广记》记载:彩棚“内摆五色彩剪成的仙楼,刻牛郎、织女像及仙人等于其上,以乞巧。小儿则置笔砚纸墨于牵牛前,书日‘某乞聪明’;女孩则致针线箱笥于织女位前,书日‘某乞巧’。”这种乞巧活动盛行于宋代,近代农村,每年“乞巧节”,也有类似的活动。

接牛女泪

“接牛女泪”的风俗始于唐代,以后各个朝代都继承,且多有人仿效而行之。每年农历七月初七日夜,姑姑、媳妇将采来的七色鲜花,散放在水盆里。对空焚香祷拜。同时,将七色鲜花水盆放在庭院、天井或屋顶上,承接夜间露水洗头发,可以使头发乌黑而有光泽。 看蜘蛛网

“看蜘蛛网”的风俗活动,起源于唐代。宋、明、清以至建国后,在陕西的农村中,仍可看到有这样的活动。是在“七夕”,捉一只蜘蛛放在小盒内。翌晨,观看其结网情形,以卜巧运。有的人家把蜘蛛放在葡萄架上或瓜果上,视其结网情况,予卜巧运。 瓜田听诉

“瓜田听诉”的风俗,始于唐代,在陕西的广大农村中仍在流传着。农历七月初七日的晚上,一群姑娘跑到村边的瓜田地里或葡萄树下。这时,夜阑人静,万籁无声。痴心的姑娘倾听着织女与牛郎的窃窃私语。

来源:红都子长

文化延安|及时为您提供延安文化资讯

投稿信箱:[email protected]

编辑部热线:0911—2116678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