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倩倩万万没想到孩子长大以后想做扫地工人,就问她为什么,孩子说:。有一天在和孩子聊起“未来想要做什么样的人”时,女儿非常认真地思考了一会,然后告诉她:。

前几天和朋友倩倩聊天,聊起她5岁的女儿时开始犯愁。

这阵子因为疫情的原因,小两口在家陪孩子的时间特别多。

她也想着趁这个机会,多和孩子聊聊天,陪陪孩子。

有一天在和孩子聊起“未来想要做什么样的人”时,女儿非常认真地思考了一会,然后告诉她:

“妈妈,我长大想当一名扫地阿姨。”

倩倩万万没想到孩子长大以后想做扫地工人,就问她为什么,孩子说:

“妈妈天天在家扫地,让家里变干净。我长大了想把整个城市都扫干净,让外面也都变干净。”

听孩子这么说之后,倩倩哭笑不得:

“你这孩子可真能乱说,小女生扫什么地呀。当个老师啊、护士啊多好。”

孩子听了之后,一下子就涨红了脸,低下头,像是做错了什么事似的。

倩倩感受到孩子的情绪变化,后悔这么跟孩子说话,但又不知道怎么安慰孩子才好。

只能岔开话题,说些别的来分散孩子的注意力。

听完朋友说的话,只有一个感受,就是心疼她5岁的女儿,因为她的感受我实在太懂了。


很多人在小的时候,应该都被问到过“长大想要成为什么人”,或是在写作文的时候,有写过这样的主题。

那时候身边的小伙伴们讲的都大同小异:当警察、当科学家、当医生、当大老板、当宇航员……

如果你说你要当环卫工人、出租车司机、厨师,免不了受到老师和同学们的嘲笑,还会得到几句“没出息”、“说胡话”之类的评价。

可这些孩子做错了什么呢?就因为自己的梦想略显平凡?

周国平曾说:“当孩子编织美丽的梦想时,不要用你眼中的现实去纠正他。”

很多人自以为帮孩子认清现实,走上正路,殊不知可能就此折断了孩子梦想的翅膀,丧失自我。

0 1

台湾作家黄淑文,在《妈妈做自己,孩子就能做自己》一书中,讲了这么一个小故事。

她在读大学的时候,参加过一个心灵成长体验课。在课上,老师让大家思考一下,自己生命中最渴望的东西是什么,并把它画出来。

有一位学医的同学,在纸上画了一把吉他,画完之后整个人突然崩溃了,眼泪像决堤的洪水一样涌出眼眶,哭个不停。

原来他虽然从小到大都很优秀,家庭条件优越,现在又有了医生的身份,理所当然地成为家人的骄傲,也是大家眼中的“别人家的孩子”。

但是他却过得不幸福,因为他从小的梦想就是成为一名吉他手,但却因为家人的阻止,而被迫选择了学医。

梦想有大小、好坏之分吗?

如果有的话,那么评判标准是什么呢?

考试成绩?工作?收入?

还是尽可能尊重孩子的想法更重要呢?

关于这个问题,也许我们可以从作家刘继荣的一篇文章中找到答案。

0 2

刘继荣有一个12岁的女儿,成绩一般,也没什么特长,这让她和丈夫非常苦恼。

因为每次参加聚会的时候,别人家的孩子要么成绩好,要么会唱歌跳舞,一个个志向也都很远大,不是要当明星,就是当政界要人。

当别的孩子滔滔不绝的时候,她的女儿就只是坐在一旁,微笑着鼓掌。

当众人问起她的梦想时,她说自己最想当的是幼儿园教师,其次是做个家庭主妇。

“穿着印有叮当猫的围裙,在厨房里做晚餐,然后给我的孩子讲故事,领着他在阳台上看星星。”

这让她和老公在众人面前尴尬不已,于是两个人回家之后开始想尽办法,帮孩子提高成绩,改变志向。

请家教、报辅导班、物质激励,办法用了很多,成绩没提高,却把孩子折腾病了。

他们两口子一看,算了,也不逼孩子了,健健康康的最重要。


本以为孩子的未来可能也就这样了,但是在一次和同事们一起带着家人结伴郊游的过程中,让他们重新认识了自己的女儿。

郊游当天,游玩的过程都比较愉快,但在回来的路上,遇上了堵车,这让同行的孩子们一个个焦躁不安。

孩子之间的情绪是很容易传染的,一个孩子闹起来,其他的孩子就都跟着哭闹起来。

这个时候她的女儿开始安抚大家,给小朋友们讲笑话,还把装食品的纸盒剪成小动物送给大家,让所有的孩子又都开心了起来。

朋友们对孩子赞不绝口,夫妻俩也看到了孩子闪光地方。

这世间有多少人,年少时渴望成为万众瞩目的大英雄,却最终活成了烟火红尘里的平凡人。

如果健康,如果快乐,如果没有违背自己的心意,我们的孩子,做一个善良的普通人又何妨。

0 3

就在昨天,我在网上看到了一位3岁孩子家长求助的帖子。

她向网友们求助:3岁的儿子说长大了想当洒水车的司机,作为家长的我该做点什么来支持他的小理想呢?

大家纷纷为她支招:给孩子买洒水车玩具万、无条件支持孩子的想法,给他加油打气、教孩子如果想成为洒水车司机该怎么做……


其实很多时候,孩子并不是真的想要成为什么。

小孩子每天的梦想都能换上三四个,如果这些梦想都不符合大人的心意,就都要去否定吗?

她有多少梦想不是最重要的,重要的是大人如何去回应他。

是用自己的过来人的经验纠正他的错误,说服他、逼迫他走上“正路”。

还是认可他,尊重他的想法,并且让他明白:无论他的梦想是什么,都要付出努力才能实现。

他想做洒水车司机,那就叫他去了解交通规则,学会驾驶车辆的方法;

他想做环卫工人,就叫他做到早睡早起,锻炼身体,平时在家里多扫地,学会垃圾分类;

他想做歌手,那就叫他从小开始多练琴,多唱歌,多了解乐理知识;

他想做什么都可以,开车、唱歌、上火星都没关系。

其实总结起来就四个字——不泼冷水。

只要他能明白,无论梦想是什么,都要靠自己的努力来实现。

只要他在实现自己梦想的过程中能乐在其中,做什么职业又有什么关系呢?

孩子自己的人生,就应该自己来做主吧。

-END-

教育百师通,为父母解析儿童心理,为孩子提供有效学习方法,这里有丰富的学科资料知识,更有大语文经典导读、名家作文指导、专家每天早安晚安的陪伴等,让孩子们知识更全面,学习更高效。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