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世界每年约有30万人死于食管癌,我国是世界上食管癌高发地区之一,每年平均病死约15万人。早期食管癌患者,手术切除5年内生存率为80%或更高,但晚期患者5年生存率却不到15%。

食管癌发生初期

一般是管壁内层长出一个小包,吞咽食物时,能感觉到有东西粘在食道管上,包括咽下食物梗噎感,胸骨后烧灼样、针刺样或牵拉摩擦样疼痛;食物通过缓慢,并有停滞感或异物感,梗噎停滞感常通过吞咽水后缓解消失,症状时轻时重,进展缓慢。

食管癌进展期

这时小包会有多种形态生长趋势,第一种呈块状,同时向管壁内外生长,向外延伸的肿瘤很可能触及其他器官和神经,吞咽时胸骨会有疼痛、闷涨、灼热等不适感。医生提示,若出现灼热感,有必要去医院检查。

另一种是向内生长的环状和线状,随着肿瘤不断增大,食道管变窄,吃东西难以下咽,先是难咽干的食物,继而是半流质食物,最后水和唾液也不能咽下,常吐黏液样痰,为下咽的唾液和食管的分泌物,患者逐渐消瘦、脱水、无力。

食管癌晚期

持续胸痛或背痛表示为晚期症状,癌已侵犯食管外组织。若癌肿侵犯喉返神经,可出现声音嘶哑;若侵入气管、支气管,可形成食管、气管或支气管瘘,出现吞咽水或食物时剧烈呛咳,并发生呼吸系统感染。

最后出现恶病质状态,若有肝、脑等脏器转移,可出现黄疸、腹腔积液、昏迷等状态。

因此,高度警惕及早发现身体不适、做好定期体检工作、争取早发现、早预防。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