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治十二年(1873)十月初八,

正大光明、安佑宫等处重建工程开工。

延伸阅读

安佑宫宫门及石桥旧照

据陈文波《圆明园残毁考》所述:1860年,圆明园被焚后,尚有部分景点幸存。据同治十二年(1873年)的内务府调查报告,园内幸存建筑有圆明园的廓然大公、紫碧山房、鱼跃鸢飞、耕耘堂、慎修思永、知过堂、课农轩、顺木天、春雨轩、杏花春馆、文昌阁、魁星阁、蓬岛瑶台、万方安和十字亭、藏舟坞,长春园的林渊锦镜、海岳开襟,绮春园大宫门、庄严法界、正觉寺等建筑。残存建筑多已年久失修。

同治十二年,慈禧太后和同治帝打算择要重修圆明园,计划修复圆明园前朝区、九州区,以及福海以西以北的少数景点,并将绮春园择要修复,改名“万春园”,作为奉养两宫(慈安、慈禧)太后的居所。十月初八,正大光明殿、安佑宫等处开工动土,拟修殿宇房间不下3000间。后因财力枯竭,于开工不足一年后作罢。

此后对园内一些景点仍有小规模维修,慈禧太后和光绪帝曾多次到园中游幸。此时的圆明园除幸存建筑外仍保留有大量的名贵花木、山水叠石、建筑基址、桥梁、道路、园墙和园门大多完好。圆明园仍属皇家禁苑,管理事务大臣及以下官员职务都有保留。

鸿慈永祜

安佑宫亦称鸿慈永祜,位于圆明园西北隅,为御园皇家祖祠。仿景山寿皇殿“敬奉神御”之义而建,建于乾隆七年,殿内曾陈列康熙、雍正、乾隆遗像。为圆明园内规模最大、规格最高的建筑,重檐歇山顶,九楹,黄色琉璃瓦。殿内中为康熙帝神像,东为雍正帝,西为乾隆帝。殿门前为两道琉璃牌坊,各有华表一对。北为紫碧山房。

安佑宫有两道宫门。第一道门为琉璃门,上挂“鸿慈永祜”匾额。第二道门才是安佑宫的宫门。它高起于汉白玉石台基之上,朱红的门柱,歇山带脊的屋顶,黄色的琉璃瓦。门前有一对龙头、狮尾、鹿角、遍身鳞甲两米多高的石刻怪兽,这就是传说中的麒麟。它刻工细腻,神采焕发,动态逼真。此兽虽然长得怪异,但在传说中它却象征吉祥富贵。

鸿慈永祜遗址(20世纪20年代摄)

门内是第二道围墙形成的大院。北边汉白玉雕砌的高台上,巍然矗立着一座九楹的高大的殿堂,这就是安佑宫。安佑宫面阔44.4 米,进深20.1 米,是圆明园内最壮丽的殿堂。宽大的汉白玉石基,朱红色的门柱,非常壮观。重檐歇山带屋脊的屋顶覆盖黄色琉璃瓦,在阳光下光彩熠熠。殿前的月台上安置有鼎炉五座,铜鹿、铜鹤各一对,殿前两侧再配以碑亭、配殿,加之周围郁郁葱葱高大挺拔的苍松翠柏、浓荫蔽日,气氛庄严肃穆。殿中供奉着康熙、雍正的遗像。乾隆、嘉庆、道光死后,也被供奉在这里。

凡皇帝从城内故宫来到圆明园、从御园回到宫中、外出巡游和回园、正月十五上元日、七月十五中元日、清明、当今皇上的生日、先皇的诞辰与忌日等等,皇帝都要到这里叩拜行礼。安佑宫的祭祀无论寒暑风雨,都必须由皇帝亲自主持,届时,皇帝亲率子孙、宗室亲王向先帝神御跪拜,乞求他们的保佑。

鸿慈永祜安佑宫宫门遗址(20世纪初摄)

据史料查据,英国侵略军烧毁安佑宫时,因他们来得突然,主事太监又反锁着安佑宫的大门,所以,当时有太监、宫女、工匠等300人,被活活烧死在安佑宫。

鸿慈永祜现状图 摄影 李悦

文章来源于网络,如侵权请联系;我们对文中观点保持中立,仅供参考、交流之目的。

公众号ID:yuanmingyuanpark

如果你觉得文章还不错,就请点击右上角选择发送给朋友或者转发到朋友圈。您的支持和鼓励是我们最大的动力。喜欢就请关注我们吧~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