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为二战亚太战场设立勋章,绶带颜色代表与黄皮肤共同击败日本

众所周知,美国为二战设立了“亚太战功勋章”,授予二战期间(1941~1945年)在亚太战场服役的美军人员,1942年11月6日根据第9265号总统令设立。1942年开始颁发勋表,1947年升级为颁发全尺寸的带悬缀绶带的铜质勋章。

最先获得勋章的是为消灭日本帝国主义军队立下不朽功勋的美国陆军五星上将道格拉斯·麦克阿瑟将军。1944年,麦克阿瑟被授予陆军五星上将军衔。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期历任美国远东军司令,西南太平洋战区盟军司令。战后,道格拉斯·麦克阿瑟将军出任驻日盟军最高司令和“联合国军”总司令等职。1964年4月5日,麦克阿瑟在沃尔特·里德陆军医院(美国陆军医疗中心)因胆结石去世,享年84岁。

要了解这枚勋章,我们还必须要知道在哪里作战才算是亚太战场?是不是这个道理?正好,本文作者为大家制作了带分界线的地图,让大家一看就明白。太平洋战场分界线:东部边界为美国战区的西部分界线,西部分界线从北极点开始,沿东经60度线向南,沿伊朗东部边界向南到阿曼湾,回到东经60度线,直到南极点。

勋章由托马斯•哈德森•琼斯设计,铜质,直径35毫米,图案为2名士兵在棕榈树前武装巡逻,背景有飞机和舰艇,上方文字为“亚太战功”。

“亚太战功勋章”背面图案由阿道夫•亚历山大•温曼设计,与上一级的美国战功勋章、和下一级的欧洲-非洲-中东战功勋章相同,一只美国秃鹰站在岩石之上,鹰前方为“1941-1945” 字样,后方为“美利坚合众国”字样。

绶带和勋表颜色主体均为黄色,代表这一作战区域大多是黄皮肤的人;中间是国旗蓝、白、红竖线(相加一共是3.2毫米宽),两侧各有3条1.6毫米宽线条,颜色分别为白红白,代表日本国旗的2种颜色,并代表击败的是日本。

“亚太战功勋章”为加缀战斗标志。21名陆军、48名海军(陆战队)获得了4.8毫米直径的“战斗星”铜星标志。有些海军工程营用阿拉伯数字战斗标志,空降、两栖突击登陆用箭头标志(如有铜星、银星标志,箭头佩戴于铜星标志下方),海军部队配属海军陆战队作战,也允许在制服上佩戴舰队海军陆战队战斗徽章。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