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京山老知青重返“第二故乡”,重温40年前“激情燃烧的岁月”

1968年,《人民日报》头版头条刊登毛主席最新指示:“知识青年到农村去,接受贫下中农的再教育,很有必要。……” 同时,配发了长篇社论,进行鼓动宣传。 自此,在全国范围内,掀起了整整十年(1968――1978)的“知识青年上山下乡”热潮。

京山――地处大洪山南麓,江汉平原北端,是湖北省境内一个“七山一水二分田”的山区小县。 上山下乡活动兴起之初,根据自身条件,主要接纳、安置省会武汉市和其它城市的下乡知青。而本县的学生,初中毕业后,能升上高中的继续就读,其余的人如家在县城(新市镇)外,一律回乡,家在城内的,就成了“无业青年”;高中生毕业之后,也只能一是回乡,一是“待业”。 直到1974年,县里决定:把城内各战线(如工交战线、财贸战线等)、各系统(如工业系统、粮食系统等)、各地方企业的干部、职工高中毕业(包括初中毕业未能就读高中)的子女集中起来,下放到县城外各乡镇,与当地农民同吃、同住、同劳动,也叫“插队落户”。京山才有了第一批本地知青。

高中毕业了。马上就要奔赴农村广阔天地,师生在一起合影留念。

京山一中1974届高二(一)班毕业合影。 其中下乡至刘岭的有6人:第一排方友萍(右二)任国凤(右四);第二排申中兰(右一);第三排张小怀(左五);第四排李祥生(左八)彭抒昂(彭苗)(右五)。

京山一中1974届高二(二)班毕业合影。 其中下乡至刘岭的7位同学是:第一排刘达珍(左一),邢金灿(左七),周继红(右四);第二排张爱华(左二):第四排张和林(左三),张传发(左四),林先国(左五)。

京山一中1974届高二(三)班毕业合影。 其中下乡至刘岭的同学13位:第一排赵萍(左一)、包秀萍(左二)、陈艾平(左六)、陈立荣(右三);第二排李红云(左二)、陈望喜(左三)、马爱平(左五)、马兰英(右二)、朱石荣(右四);第三排尹敬军(左二);第四排石磊(左一)、樊其勇(左七)、徐忠贵(左八)

京山一中1974届高二(四)班毕业合影。 其中下乡至刘岭的有10人:第一排邓华梅(左三)、刘金媛(左四)、周黎明(左五)、李燿群(左六)、张金芳(右一)、刘芳(右二);第三排吴丁(左二)、李仲辉(右二)、张大怀(右四);第四排黄国全(右三)。

好朋友难舍难分,情感定格一瞬间。

陈望喜(左),任国凤(右)。

李仲辉(左),彭苗(右)。

从左至右:周继红,张卫萍,马兰英。

欢送1974届高中毕业生下乡。

1974年十月十五日,钱场公社吴岭管理区刘岭大队(现钱场镇刘岭村)迎来了本县工业、交通系统第一批插队落户的40位知识青年。(京一中74届高中毕业生36人,其它学校毕业生张卫萍,陈义斌,郭厚华,汪成元4人。)

刘岭大队到了,全新的生活即将开始!

春天,我这样写……

(诗歌)

作者/赵春晓

轻轻的爱抚,

如慈母的双手。

醒了,醒了,

粉红了桃树枝,

翠绿了柳梢头。

小溪欢唱,

唤来翩跹的燕子。

大山沉醉,

吐出蕴藏的新绿!

那拉犁的老牛,

可是感到了地心的炽热?

那扶犁的知青,

可是想到了收获的季节? 站在刘岭望远方,心中憧憬新生活。

赤足走在田埂上。

看我,像个新农民不?!

秋收季节。

74届知青申中兰创作的“打油诗”。(1975年12月)

冬季兴修水利。

田间地头唱一曲。

条件虽然艰苦,有机会我们也要“靓”一把!前排:周继红(左),李耀群(右) 后排:从左至右马兰英,申中兰,方友萍,张卫萍

背景为刘岭大队大队部。

知青下放之初,由大队安排,分散居住于各小队农户家中。知青和农民一起参加生产劳动,生活所需柴米油盐菜自己想办法解决。大队酌情给农户一些补贴。 1975年,为加强知青统一管理,减少知青和当地农民之间的一些矛盾,县有关部门决定投资建立刘岭知青点。 当年11月5日,散居各生产小队的45名京山知青(74届40人,75届县轻工业系统下放知青5人),一起搬迁进了新落成的集体宿舍。 1976届下放刘岭知青4人(查可君、杨继东、吴嗣国、阳梅青)。 1977届下放刘岭知青10人(黄慧芬、汪志红、严萍、邓安萍、范己桂、邓义卫、于海、李勇、曾祥忠、王民主)。 四年时间里,刘岭大队共接收京山知青59人。刘岭知青点也成为全县最大、知名度最高的知青点。 京山一中1975届高二(一)班毕业合影。 其中下乡至刘岭知青点的同学4人: 第二排李美珍(左五),朱少华(左七);第四排赵春晓(左三),刘俊(左四)。

欢送1975届高中毕业生下乡。

榜样的力量

知识青年的好榜样――金训华。 天津知青孙连华的先进事迹。

1975年9月,刘岭知青陈望喜(后排右一)作为优秀知青代表,参加了“荆州地区知青代表大会”。 她是京山县十名参会代表中,唯一的京山本地知青。(其余九人均为武汉下乡知识青年。)

在1976年11月召开的“京山县第二次知青代表大会”上,钱场公社参会代表34人,其中就有刘岭知青方友萍(前排左二)、陈立荣(前排左五)、陈望喜、(三排右一)李仲辉(三排左四)、彭苗(四排左二)等6人。

74届知青申中兰的两篇“日记”(1975年12月),真实的记录了当年知青点的生活、劳动场景。

刘岭的土地上,不仅生长五谷杂粮,还生长爱情……

碰你十六岁的手

(诗歌) 作者/熊红

四十年门楣依旧 望一眼老墙 日子就夹在裂缝中 你褪去外衣,捋了黑发 清洗你的十六岁

那年,我十七 栽了棵上山下乡的扎根树 那时,不知道台湾诗人余光中 没有这头和那头的愁 唯有邻村放一场电影 我俩同坐一条长凳 却像相隔了一个地球

写进日记里的那阵蛙声 还在每个春天里发情 开满梨花的山坡 掩住了我石刻的标语 那扇总被黑暗轻叩的窗户 闪亮了你的双眸 你曾经的叹息,我的确不懂

四十年有过多少次回首 唯这一次我才真正阅读 就像一只恋旧的老狗 嗅遍脚下的每一寸泥土 哪怕遇上蚂蚁 也要亲吻它的触须 像第一次农忙时出夜工 姑且算我,一不小心 碰着你十六岁的手

(熊红,男,诗人,词作家。京山一中1975届高中毕业,曾插队下放至离刘岭不远的廖冲大队。)

刘岭知青点的少男少女,在共同度过的岁月里,劳动中互相帮助,学习中互相关注,生活上互相照顾,天长日久,原来的同学、战友之间便有了爱的萌芽…… 他(她)们把这爱藏在心里,任由它成长壮大,时候到了,这爱――便会蓬勃开花! 请看:李仲辉和张爱华;林先国和邢金灿;彭苗和张卫萍;刘俊和李美珍。八位曾经的刘岭知青,四对如今的幸福伴侣,是刘岭这片土地,早已为他(她)们把爱的种籽播下。

1978年,对所有上山下乡知识青年而言,是极不平凡的一年,喧腾了十年的知青浪潮,渐渐归于平静。重新涌起的,是一片高考和返城的波滔。 国家高考制度的恢复,激活了无数知青重新求知的心,而国民经济的复苏,众多的行业更是向知青们伸出了欢迎的双手。 在这一年里,刘岭的知青也格外忙碌,有的忙着温习已经生疏文化知识,攻读搜集到的各种复习资料,准备参加高考;而那些自觉高考无望者,则盼望、争取着各种招工的机遇…… 1978年12月,刘岭知青点已十分冷清,农民队长周银祥在最后一张《招工推荐表》内填写上了基层组织推荐意见。 望着离去的最后一名知青的背影,周银祥和农民代表孔国红、孔新美、张伯等人知道:曾经红红火火、生机盎然的刘岭知青点,已经成为历史,这群知青在这里锻炼成长,如今终于展翅飞翔。 1977年元月,送京山县驻刘岭知青点带队干部李其国(第二排左七)、张凤英(第三排左三)回城合影。 这是知青人数最多的一张照片。 照片背景为知青宿舍。

刘岭的山水,刘岭的乡亲,我们回来看你啦!

知青彭苗(中)华中农业大学毕业后,不忘第二故乡。和京山县农业局技术人员(左一、左二)一起,到刘岭兴办柑橘基地,指导村民脱贫致富。

2017年5月,张爱华、陈望喜、邢金灿等一群老知青,重新踏上了刘岭――这块熟悉而又陌生的土地。

刘岭村口留个影。

40年过去,老同学、老战友你们还好吗?

刘岭村茶花园留连忘返。

探望当年的知青点农民队长周银祥。前排:银祥哥和夫人郭姐。后排:从左至右为当年知青张爱华、林先国、陈望喜、邢金灿、邓华梅。

从左至右:周银祥(当年由刘岭大队党支部指派,担任知青点农民队长),赵春晓(当年知青),陈望喜(当年刘岭知青点女青年队长)

喜见当年插队落户时的老房东。

“战友”相聚乐开怀。

当年知青点,今日不复在。脚下的这片土地上,还能嗅到当年知青生活的气息。 从左至右分别为李甫辉(其母亲李相英是当年知青插队落户时的老房东)、陈望喜(当年知青点女青年队长)、赵春晓(当年知青)。

今日刘岭掠影。 刘岭田园风光。

刘岭村农家新居。

刘岭村图书室。

刘岭村村民委员会。

美丽的刘岭。

今年,是知识青年上山下乡五十周年(1968――2018)。 知青波涛,十年奔涌(1968――1978),一段历史,刻骨铭心。1770余万青少年置身其中,战天斗地,摸爬滚打,锤炼身心。 京山知青,也是这波涛中的一朵小小浪花,而钱场刘岭知青点上的59名下乡青年(1974――1977),就像59滴水珠,汇入了这朵浪花之中。无论时间长短,在他(她)们的人生经历上,都写下了不能抹去的一笔! 知青这段历史,他(她)们曾经亲历,那些苦辣酸甜,他(她)们不会忘记。 身为当年钱场刘岭知青中的一员,谨以此文记之。

新京山城区全景鸟瞰(黄小明摄)

配图、摄影:主要由当年刘岭知青邢金灿、申中兰、张爱华、陈望喜、张卫萍、赵春晓等提供。

部分作品来自于湖北京山本土摄影家孟敏、黄小明,美友塞莱斯廷、听风及网络。谢谢!

文字、制作:赵春晓,男,笔名(春晓、夏阳),微网名(春风晓阳)。湖北省京山市人。

早年下过乡,当过工人,从事办公室文字工作多年。现谋生于天津。

1980年至今,已在全国多家报刊和网络媒体发表各类文学作品数百件。有作品获奖并入选多部诗、歌、文集。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