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马影帝"张家辉对于警匪题材并不陌生,他曾出演《证人》和《激战》,两度摘得最佳男主角。17岁时,他曾加入香港警务处,后来转行当演员,心中却依旧怀揣着警察梦,希望能当一名匡扶正义的好警察。因而,他执导创作的《低压槽》故事剧本更显匠心,不仅发人深省、扑朔迷离,而且在紧凑刺激的警匪追逐过程中,热血和优雅的音乐穿插交融,能感受到翻滚跳跃、追逐对打、贴身肉搏、胡乱飙车、爆破炸裂的速度与激情。张家辉作为导演,找到了商业与艺术的平衡点,握住情怀与商业电影的脉络,让观众体验到警匪动作片的新高度。

《低压槽》是张家辉第三部自导自演作品,沿用前作《陀地驱魔人》的风格,拍江湖犯罪卧底动作片,而且还能保有浓郁的港产片味道,实属难得。片如其名,打造的"低压槽"视觉特效,阴沉的天空,慑人的闪电和连绵不断的阴雨,极端的天气烘托出极端的人性,反衬出小人物在极低压状态下的身不由己。"低压槽"这种天气现象与影片的主题相关联,在片尾彩蛋的故事倒叙部分使人明白,恶劣天气必然连场大雨,大雨下仍有一些人没有带备雨伞,主人公于秋(张家辉饰演)无私地把雨伞送给了有需要的途人。隐喻只要心中有伞,纵使一蓑烟雨,也能开辟暴力反黑之路。

事实上,没有雨伞不要紧,但没有善心和良知,如何追求公平和正义?如何在黑暗之城进行革命?张家辉笔下的"孤城",具有半架空的当代背景,当中或涉及美国、日本和泰国。由原来一个人口三百万的渔港一跃而成人口两千万的罪恶城,靠的是万恶金钱,然而钱权背后,不只是毒品、枪械、帮派,还有黑警、骇客、地产霸权、财团,以及无处不在的神秘势力贯穿,似乎影射出一些香港的现状。

张家辉 饰 于秋

所谓"武侠风骨"不过是个人命运被逼到绝境后人性的真实爆发,《低压槽》让人深切感受到卧底警察于秋的执着,同样也能感受到他扶正祛邪的强大气场。他恰如一位勇敢和罪恶对抗的奥特曼,"铁肩担道义",独立特行,舍我其谁。他抽丝剥茧勾勒出复杂的人物关系网,挖掘出深刻的人性,扬善惩恶,永不妥协。

英雄总是孤独的,于秋就像孤胆英雄,被人笑称为疯子,却有自己坚持的方向。于秋在正邪边缘迷失自我时,镜头闪回他从悬崖边坠落,表现他的迷茫和自我救赎,不断下坠的视角在特效的处理下让人身临其境,贴着一种新奇的视觉魔幻感贯穿全片,使得"孤城"这座欲望之城,更添波诡云谲的色彩。

《低压槽》的独到之处,更在于悬疑与阴谋交织,动作与剧情融合,暗黑影像与冷色调模式,"老板" 用钱通天,有钱能使鬼推磨,买通所有阶层为自己服务,似乎有种钱权交易和道德底线的隐喻。三位正义的警察,与邪恶的黑警斡旋,热血燃情的高难度动作,孤胆英雄的打斗酣畅淋漓,最终通过自己的手段杀死所有的罪犯,肃清"孤城"腐败的态势。洗衣店枪战、小巷雨夜肉搏和繁华闹市追车爆破,于秋出手极快毫不拖泥带水,和反派交火,手中的枪似乎有永远打不完的子弹,且每一枪都射中目标,这使人想到贾樟柯电影《天注定》中那位拿着枪,拒绝磨叽的姜武。回顾2014年后,张家辉以《陀地驱魔人》言本土不死志,再以《低压槽》述革命孤岛情,为何如此坚持?因为他深知罪犯和罪案难以根除,加上低压槽一到,正义就要出击,所以要用反叛一点的正义态度去展现故事。难怪于秋的人物设定带有几分《陀地驱魔人》捉鬼大师发仔(张家辉饰演)的神韵。

演员阵容堪称豪华

演员阵容堪称豪华:张家辉、徐静蕾、何炅、余男。大反派老板(徐静蕾饰演)身穿耀眼红衣现身,如同《赤道》的肇志仁教授(张学友饰演),犹记得《杜拉拉升职记》的老徐叛逆十足,此次她充分表现日本孤女的高傲,冷笑时嘴角的轻蔑,心理阴影的程度过于鲜明,难以通过审查,因此必须赋予其日本人血统身分,才可暗渡陈仓。

余男不再以性感示人,而是作为警务文员,孜孜以求、争分夺秒地用黑科技挽救战友的生命。同样,老戏骨苗侨伟、元华、林雪、倪大红等,饰演黑道大佬和心怀鬼胎的手下等,各种利益交锋,各种斗智斗勇,各种生死对决,各种心理活动的转场,如剥洋葱般刺激地揭秘出幕后"老板",过程可谓是好戏连台。

徐静蕾 饰 宫田惠美子

一部好的犯罪题材电影,应该摒弃"猫捉老鼠"的老样式,除了要展示严密的逻辑,还要打好情怀和人性的牌子。因而《低压槽》值得称道的,还有反衬黑警的上司阿占。以综艺节目见长的何炅玩起密探,丝毫不逊色。和平常插科打诨的舞台秀不同,此次他身着黑色间谍帽和外套,饱满立体地呈现出一位有社会责任感的好警察。即使阿占被黑警"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地要挟,双手被绑在车辆汽车方向盘上,集装箱铁板垂挂车顶,他也毫不畏惧地说:"动手吧!"用大义凛然的言语震慑了黑警的嚣张气焰,也用坚毅和执着彰显了好警察的铮铮铁骨,抒写灰暗之中的正义光芒!

苗侨伟 饰 云哥

这样勾结共谋的宏观背景,近乎以一人之力抗衡整个利益集团的勇气,在近年动作片《疾速追杀》等作品中已经描写得相当细腻,莫非真的无法超越?最后于秋就算由警方卧底变为新任黑道大哥大,也毅然断绝与泰国黑道长年合作毒品供港交易,以黑制黑的决心,坚定不移。

人性的善与恶,爱与恨,交织在黑警对自己的女儿身上,于秋对被绑架的女孩,于秋的老婆对智障宝宝,"老板"对孤儿之间,堕落或升华往往在一念之间,善恶到头报应无常,文戏铺垫在特设的叙述角度里被隐藏得很深,不仅烧脑,而且步步惊心。

来源:厦门工人总第165期

制作:徐航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