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诗词猎奇,关注读书狗子!

唐诗重意,宋诗重理。很多宋诗中都富含人生哲理、自然哲理,譬如“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等等。这些富含哲理的诗句既朗朗上口,易于背诵记忆,并且具有启蒙教育意义。

其实唐诗中也不乏富含哲理的诗句,只不过我们大多只注重品略唐诗意境,往往忽略了诗句中的哲理思想。最为经典的如“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很多人赏析之时取其生生不息的坚韧精神,而略过了其万物循环再生的哲思。还有“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等等都是深含自然哲理的唐诗名句。

狗子今天向大家介绍的便是唐诗中一首哲理诗——白居易的《放言五首·其三》,此诗纯写人生哲理,告诉我们“让时间来考验一切”的道理:

放言五首·其三

唐·白居易

赠君一法决狐疑,不用钻龟与祝蓍。

试玉要烧三日满,辨材须待七年期。

周公恐惧流言日,王莽谦恭未篡时。

向使当初身便死,一生真伪复谁知?

大家都知道,白居易曾被贬为江州司马,《琵琶行》就是他在江州司马任上所作。而这组《放言五首》也是他在江州时所作,在此之前好友元稹得罪权贵而遭贬谪,元稹被贬后曾作五首《放言》诗抒发悲愤。而如今白居易也遭贬谪,元稹写下了著名的《闻乐天授江州司马》聊以慰藉,一句“垂死病中惊坐起”可谓写尽了二人被贬的凄凉。而白居易在江州读过此诗便效仿元稹写下了《放言五首》!

《放言五首》是一组政治抒情诗,每一首都富含人生哲理,如第一首“朝真暮伪何人辨”、第二首“输赢须待局终头”、还有第三首“试玉要烧三日满”、第四首的“莫笑贱贫夸富贵,共成枯骨两如何”以及第五首的“生去死来都是幻”等等,句句说人、说事、说人生、说生死,有理有趣。而其中最为经典的便是这第三首!

诗中开篇首先就开门见山,直言,告诉人们一个决狐疑的办法,且不是那些“钻龟”、“祝蓍”等等不靠谱的办法。而是:“试玉要烧三日满,辨材须待七年期”!要想知道人、事、物的真伪优劣,那就让时间去考验他们!玉烧三日,自然真伪自现;木材要长七年才能看出材质优劣!言玉言木,不无喻人之意。

而颈联则为了证明这个方法,直接用历史人物来论证:周公姬旦当年曾被怀疑要篡位谋权,事实证明周公辅成王,一片赤诚忠心。而王莽在未曾篡汉之前,一直是一个谦恭君子,迷惑了所有人,最后还是显露出了真面目!

以周公、王莽之例说明时间考验真伪的正确性。最后一句则更近一句教导人们:有此法决狐疑,千万不要过早写下结论,你看周公王莽,如果二人早死,就难辨真伪了!

白居易的这首诗纯为议论,句句通俗直白,却思之有理、读之有趣,耐人寻味。一句“试玉要烧三日满,辨材须待七年期”道出了辨伪存真的哲理:要经得起时间的考验,玉、材如此,人亦如此!

每天诗词猎奇,关注读书狗子!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