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小编

来源:乐亭故乡人网站(www.guxiangren.com)

原发时间:2007年4月

实在没有找到谷明坤的照片,用谷建芬上世纪八十年代和学生的合影压题吧

前日在论坛发了一求助贴,因为自己在网上搜索王陆的《1976年的歌唱与美》这篇文章未得。但几天过去了无人响应,想是和我一样,没有找到吧。

其实这只是一篇普通的散文而已,最早发表在《散文》2006年第9期,我则是从《资料卡片》杂志上看到的摘文。

怎么说呢,文章之所以打动我,应该没有时代上的共鸣,因为作者所记忆的那个年代,我才七、八岁光景,不谙世事,自然也没有如作者的经历--“开放式”上学--这是我的个人理解--“学校是不怎么上课的,不是种‘五七田’,就是军训,或者去工厂劳动。即使上课,也没有个上课的样子。”

真正打动我的应该是文中的主人公,那个在头脑中反复临摹、调整、折叠的幻化的人的运命:作为一名音乐老师,对音乐有独特的理解和诠释,但在当时的历史背景下,只能唱样板戏、革命歌曲,但在讲革命音乐如何开展对修正主义的批评,在学生怂恿下教唱那首《萨丽哈最听毛主席的话》时--他身上一架破旧的红色手风琴,慢慢拉开,随着他那火焰般跳动的头发,高山淙流一样,667 12 |323 6,紧接着是一个优美的奔跃,那歌声不是当时流行的那种坚定和高大,而是一股飒飒的风在丛林中起伏穿行……之后是1976年秋天毛主席的逝世,再后来教唱那首《华主席给了我青春的歌喉》,到1978年第一次教唱西方的古典音乐、圣桑的《天鹅》,直至1989年病逝。

他所经历的这个时代于他而言,是不幸的;他在这个时代所经历的一切,于我们而言,是大幸。我们透过这扇历史的窗户,穿越时空,望见了一个优秀的人的思想的跳跃的音符,以及这音符在时代躁动中的茫然和熬煎,并且这音符在他去世多年以后,仍然会留给纸、留给网络、留给看它的所有的人们。电影Les Choristes里也有一个音乐老师,也教孩子们唱歌,其中就有这么一段:“海鸥掠过海面,轻轻落在孤岛礁边/冬日乍寒,微风却已吹来阵阵温暖/……春天终要向你展现/静穆地,从遥远的天边。”

这篇散文记述的这位音乐老师叫谷明坤。他的妹妹是谷建芬。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