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是一轮“离职潮”。图/东方IC

凤凰网房产 文|王亚静

房地产高管人事动荡之势,犹如秋风扫落叶般,席卷大江南北。

11月15日,有报道称,俊发地产总裁张海民辞任俊发地产地产总裁,这距离他今年1月份由阳光城集团加盟俊发地产刚刚过去了10个月。

一天前,旭辉集团副总裁、北京区域事业部总裁孔鹏因个人原因离职。作为旭辉的“功臣”,孔鹏离职的消息似乎有些突然。在孔鹏加入旭辉的5年里,旭辉在北京从无到有,并迈过了百亿销售门槛。

事实上,房企高管离职的“戏码”正在全国上演。

凤凰网房产梳理发现,3天前,正荣地产财务总监、联席公司秘书谈铭恒辞任。4天前,融信中国执行总裁吴剑确认离职。“老绿城人”章建波回归1年半后,于10月中旬提交离职信,目前正在办理交接手续。

在今年大规模引进人才的泰禾集团更是频现人事变动,半年的时间内,相继有泰禾北京区域总裁钱嘉、副总裁许珂、陈健豪离职,有消息称,这份离职名单中接下来还可能增加新的名字。

此外,瑞安集团、中骏集团等多家房企,近期也均有高管离任。

WIND数据显示,截至10月10日,今年已有超过1900名高管离任,创下近5年以来高管离职人数最高峰,涉及上市公司1278家。

从行业上看,房地产、建筑装饰行业高管离职人数增长较多,有超过40%的上市公司高管离任人数超过去年。

从离职原因上看,公告中身体原因、工作调动、家庭原因等均成为高管离职的主要原因。

不难想象,房企高管的离职,排除个人原因,与市场环境的变化也存在关联。如今,在中央“住房不炒”的定位下,伴随房地产的更多是“融资难”“活下去”“打折促销”“高质押”等词汇。高管离职的背后,折射出的是行业变局。

房企从年初高举“规模”大旗,到在一片“打折促销”声中度过惨淡的“金九银十”,房地产业一路跟随着季节入秋、入冬。面对调控政策与现金流的双重压力,房企也不得不承认“凛冬将至”。

9月份,郁亮的一纸发言稿中说,“今天,我们可以说转折点实实在在到来了。”并喊出了最为轰动的口号:活下去!无独有偶,碧桂园同样也发出了警告,据每经新闻报道,继此前碧桂园全面叫停“三四五线全覆盖”战略之后,又暂停部分项目建设,并在今年中期业绩会上,首次明确提出“控速”。

资本市场同样感知到了变化,并随之做出了反应。年初至今,地产板块130家A股中仅有8只总体呈现上涨趋势,而跌幅超过50%的地产股达到了惊人的20多只。多名资深房地产行业分析师指出:维护市值的首要条件仍是经营业绩。

面对市场下行的压力,各房企对项目销售额、回款率、回款速度等指标上提出更高要求,意在加快回笼资金,力争“活下去”。于是,业绩成为衡量一个人价值的重要标准。

这从旭辉孔鹏的离职中,可窥一二。2015年,旭辉加速扩张,大举拿地,次年,开花结果,北京市场的销售额轻松斩获百亿。2017年,“3.17”新政出台后,北京区域的销售额直接腰斩,不到2016年百亿销售额的一半。今年上半年,北京区域的成绩更是“一落千丈”,销售额仅仅不到4亿。基于此,孔鹏的离职或许不算突然。

旭辉只是当前市场下的一个缩影。随着房地产调控步入“深水区”,房企各层面被巨大的焦虑和压力所笼罩。面对市场的巨变,企业更倾向于将他们对行业的焦虑转化为对业绩的要求和人才战略的调整。不少企业尤其是中小房企内部十分动荡。

据相关统计称,截至6月30日(上半年),已经有超过126名高管职务发生变动,包括离职、跳槽、内部调动、新任职、退休/卸任等,不含董事职务调整。涉及房企超过60家,其中包括万科、万达、龙湖、长实、泰禾、恒隆集团、华润置地等知名房企。

而中小房企在资本寒冬中,压力更甚,已有“倒下”的案例。据公开资料显示,一个月前,安徽汇辰置业有限公司因资金链断裂倒闭;一周前,中弘地产更是因股价低于1元退市,成为A股历史上因股价低于面值退市的“第一股”。

在楼市大转向信号明显的当下,会有越来越多的房地产人或是主动或是被动地被卷入“离职大潮”,这股“寒流”最终何时停止,尚不得而知。

绿地董事会变局 谁在代言绿地?

●泽龙的“江湖”

●打左灯,向右转?万科再收嘉凯城5个项目

●独家|绿城海外公司负责人接掌上海公司 章建波再度离职

●客立宏的“马拉松”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