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家每户领一张智能卡和二维码垃圾袋,所有的垃圾可以智能追踪,垃圾分类的正确率会迅速提升。”2017年12月底,鲁信未央花园作为崂山区首个试点社区,率先引进智能垃圾分类设备,达到垃圾分类“三分四化”,即“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和“分类投放、分类收运、分类利用、分类处置”。

  扫二维码可实现分类投放垃圾

  据工作人员介绍,小区276户居民每人可从发袋设备端口领到一张实名ID卡和对应的印有二维码的垃圾袋,投放垃圾时则通过扫描垃圾桶上的二维码后投入。“这一智能系统结合物联网技术,可与微信、市民卡、门禁卡等多途径绑定,进行实名垃圾袋领取,智能分类箱可对居民垃圾类型进行自动感应识别,智能终端将居民垃圾分类数据和管理员平台连接在一起,实时判断居民是否投放正确。”

  记者看到,回收垃圾分类四类分别是:塑料、金属、玻璃、纸张。采用积分奖励制,提高居民生活垃圾分类热情。当分类收集容器中的可回收物或垃圾投满时智能设备通过数字化信息后台监管系统提醒清运部门进行分类收运作业,将居民分类完成的垃圾使用各类别专用车辆进行运输,厨余垃圾运送至市餐厨垃圾处置场进行无害化、资源化利用,其他垃圾运送至市垃圾处理厂集中焚烧处置,有毒有害垃圾分别统一运送至指定处置场进行无害化处置。

  半年时间使垃圾分类融入居民生活

  从扫码领取免费分类专用垃圾袋,到手机上收到一条结算信息,整个过程不到1分钟。每扔一次垃圾都会获得相应的积分,累计不同的数值可兑换不同的礼品。小区业主直呼“新鲜、快捷、好玩”。通过开展垃圾分类试点工作,运用智能化互联网大数据等手段,定期对居民垃圾分类的知晓率、参与率和正确率进行分析,有针对性的分析垃圾分类工作效果,能准确指出需要改进的地方。

  居民从好奇、体验,到全家总动员,慢慢成为文明宣传员,成功推动了垃圾分类工作的开展。经过半年多的实施运作,垃圾分类工作取得显著成效,居民环保意识大为提高,由此带动辖区群众更为积极地参与美丽崂山行动的建设中。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