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邮是“中国民歌之乡”。近年来,借助一年一度的全国优秀民歌展演活动,高邮全力推进“聚文化人”工程,提升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全国优秀民歌展演在高邮的文体中心举行,来自全国13个省市的民歌代表队,为现场观众带来一场具有民族特色的视听盛宴。

  “花儿”是流传于青海、甘肃等地区的一种民歌形式。展演现场,青海二重唱《尕鸳鸯蹲在枕头上》用悠长的曲调带给观众别样的民族风情。青海民歌演员告诉记者,这首歌歌唱了人民的幸福,生活、爱情的美好全都用“花儿”表达出来。

  除了异域风情的特色歌曲,高邮民歌传承人也带来了新改编的本土作品《隔趟栽》。高邮民歌传承人杨旭娟介绍,高邮是著名的鱼米之乡,以前是人工栽秧,大伙儿在田间劳动的时候就会喊号子,《隔趟栽》也是一种插秧号子,是一首新编的民歌。

  本次民歌展演汇聚了汉族、藏族、维吾尔族、哈萨克族等8个民族的民歌队伍,从高亢的陕北信天游到悠扬的蒙古汗乐。一首首优秀民歌让现场观众感受到传统文化的历史脉动。高邮市文广新局局长魏道智表示,希望让高邮的百姓在感受到文化大餐的同时,也能够进一步激发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浓厚的兴趣,同时积极参与到政府推进的文化保护的重大工程中。

  全国优秀民歌展演活动搭建了不同地区民歌之间交流切磋、增进友谊的平台。今后,高邮还将通过民歌、美术、书法等文艺活动,不断挖掘地方文化资源,全力推进聚文化人工程,提升对外知名度和影响力。高邮市委常委、宣传部长潘建奇表示,高邮市委市政府未来将在文艺精品的创作、文化名家的培养以及文化产业的扶持上下功夫,把“聚文化人”的工作,通过项目的形式真正抓在手上、落到实处。

  来源|扬州广电“扬帆”手机频道

  编辑|王燕、肖溢微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