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大家都在忙着过情人节,再过几次情人节,是不是就要过结婚纪念日了?

  要结婚的话,房子买了吗?

  买房置业这种事,对于每个朝代的人来说,都是人生大事。房价高高低低大不相同,但这几百年来,大家操心的事儿都一样,特别对于中国人来说,买房非常具有仪式感,开衙建府,往往意味着人生另一阶段的开始。

  我们很熟悉今天一线城市生活的压力,其实两百多年前的一线城市,要立足也没那么容易。今天的推送就为大家讲述,在清代帝都买房的故事。

  谈论清代北京的房价,不得不说京城的房屋分布格局。

  清廷自明廷手中接管京城后,赶出内城的汉人,实行一城两制, 内外有别。内城全是旗人居住,分官房与民房,尽皆国有。外城皆民房, 百姓私有。

  通过流传下来的房契分析,清代京城房价总体不高。以乾隆朝为例, 内城住房均价在32.84两 /间,外城均价是38.27两 /间。如以每间20平方米算,内、外城均价分别是 1. 64两 /平方米、1.91两 /平方米。在当时,七品知县法定年俸 45两,花一年收入买下一间房绰绰有余。二品以上的高官(比如各省巡抚)法定年俸约 150两,攒下一年的年俸,就能买下一处上百平方米的房子。

  当然,以上官员的年俸中不包括禄米和数十倍于年俸的养廉银。这要放到现在,意味着什么?通常我们会把当时的价钱折算成米价,然后再折算回来。据此推算,乾隆朝时期 1两银子大约等于现在240元人民币,那么当时内城住房均价为 400元 / 平方米,外城住房均价为 450元 / 平方米。

  当然,房子类型不同(草房、瓦房),房价也会不同,上述讨论仅限于普通民房。再者,不同地段的房子,房价也不同。

  清代北京,内城最繁华的地方要数东四牌楼、隆福寺街等东边的区域,这些地段房价明显高于其他区域。比如,乾隆二十四年(1759年),王某买下门廷枢位于鼓楼前斜街东口内的祖屋 4间,花去 200两银子。

  相比之下,两年前,满达宁只花 250两银子,就能买下地安门外大帽儿胡同的 11间瓦房,房价低了一倍。

  虽然房价常年低迷,但也有涨到发疯的时候。嘉庆二十五年(1820 年),外城住房价格曾涨到 10两 /平方米(合人民币 2400元 /平方米),若买下 20平方米的一间房,要花 200两银子,高官一年的法定俸银就不够用了。

  面对高房价,清廷调控的手段无非就是市场调节和行政干预两种。采用市场调节,就是增加住房供给。清廷将控制的官房入市,通常会被内务府用来开设当铺、客栈,或转卖给内城旗人和官员,再逐渐流入民间。第一次售卖时,朝廷拥有定价权,且价格多低于市场均价, 如乾隆五十三年(1788年)内阁中书赵秉冲认购正阳门外 35?间住房, 均价约 33.29两 / 间,低于当时的外城市场均价 38.27两 / 间。

  又如嘉庆时外城住房市场价暴涨,朝廷有意将官房价格调低,嘉庆十七年(1812年),官房均价不过 25两 /间,但外城市场均价高达40 多两 / 间,这让无房的旗人以及长期在外城租房的官员得以较低价格买到房子。

  此外,还会动用一些行政手段来调节。比如另辟官地盖官房,低价售卖、出租,又将京城贪官的罚没财产充实官房库存。和珅倒台后, 其名下大批房产就大大充实了官房库存。

  调控效果显而易见。在已有的记录中,从乾隆八年(1743年)到嘉庆二十二年(1817年)的 74 年内,绝大多数时间的外城住房房价每间不足 40两,100两以上 /间的房价仅见两次,内城住房价格亦多在 30两上下跳动。

  可以说,有清一代,外城住房房价多因应市场变化,而内城则绕不开政府的手。在庞大的内城区域内,面对城外垂涎三尺的富商,朝廷本可在房产上狠赚一笔,但内务府创收志不在此,即便是房产契税, 也常年稳定在交易额的 3%。广大内城虽离权力中心很近,那儿的房价在朝廷的庇护下,却显得很“平民”。

  值得一说的是北京城较为稳定的人口数量。乾隆四十六年(1781 年),内外城人口总数 70余万,与房产资源(据民国北京城房屋数推算为 77 万间以上)较为适配,这是房价常年低迷的关键原因之一,大概也是清代前期所有“北漂”之幸。

  作者:陈文嘉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