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了解一支军队的强弱,对手的评价是最直观的。美国著名的军事历史学家、军事战略家贝文亚历山大,曾任美国陆军前线分遣队队长,随美国陆军一起参加了和志愿军的作战。回国后他写出了《我们第一次战败》一书,书中对志愿军的作战能力进行了客观的评价。


志愿军在布置作战任务

和其他介绍这场战争的书不同,亚历山大称,从1950年9月15日仁川登陆起,到1953年7月28日停战时这近三年的时间里,美军共经历了两场战争,一场是北方军队企图吞并整个半岛的“侵略战争”,另一场是中国人为了保卫家园打的“抗美援朝战争”。

书中提道:在前一场战争中,美军轻松的挫败了北方军队的“侵略威胁”,但在针对中国的战争中,由于误判了中国人保卫家园的信心和勇气,现代化的美军遭到了第一次失败,造成了军事上和政治上的重大损失。

克拉克在停战协议上签字,他看上去心情沉重

这本书从军事角度重现了那场战争,但更引人注意的是,书上引用了许多位军界大佬对志愿军的评价。这些人中有美军的防长和五星上将,也有在战场上和志愿军厮杀过的前线指挥官,还有志愿军的俘虏,而专门研究各国军队的亚历山大在仔细研究过志愿军后得出这样的结论:

“他们的火力极弱,攻击的骨干力量是步兵,但他们的步兵训练有素,特别擅长夜战。每个士兵都经过全面训练,单兵也英勇善战。他们伪装能力卓越,侦察员的能力也出类拔萃,迫击炮射击尤其精确,防御力超强。完美的土工作业是他们独有的天赋,这大大增加了他们的防御能力。”


志愿军在追击敌人

书中还提到,“他们大部分人都是农民出身,对于忍饥挨饿、艰辛劳作早都习以为常。他们志气高涨,每个人都以打败我们为目标。他们善于伪装和欺骗,通常在夜间行军,在给养不足的情况下还能以每天18英里的速度连续行军18天之久。最可怕的是,他们不会因为精疲力竭而倒下,在长途行军后他们能立即投入战斗。”

但亚历山大同时认为,志愿军的弱点还很多,根本算不上一支现代化军队。“他们最让我们羡慕的装备是铁锹(比美军工兵锹好用),他们很少一次出动团以上的兵力,我推测这是因为团级才有无线电,营级只有电话,营以下的通讯只能靠人员、信号弹、军号和手电筒等联络。”


打光弹药的志愿军战士,用石头作武器打击敌人

正是由于通讯的落后,团一旦下达了作战命令,就很难再根据战场变化进行更改,因此其战法缺乏灵活性。营以下的指挥官几乎没有选择余地,一个营一旦投入战斗,几乎就是以打光全部弹药和人员为战斗结束的标志。亚历山大称,这非凡的勇气和狂热让人恐惧。

曾任北约北欧军总司令的英军上将法勒霍克利,在战场上曾被志愿军俘虏过,他说:我跟德国步兵和中国步兵打过仗,也看过美国步兵和苏联步兵打仗,德国步兵非常优秀,但我认为中国步兵更优秀。

其麾下装甲旅旅长弗雷德里克在被打败后说:他们(志愿军)都不是人,我亲眼看到,前面的人就地扑倒,为后面冲锋的人挡住大火。上帝,他们用身体当防火板,这样的军队,你们见过?战神霍狄拉斯也做不到!


法军14师师长希尔:我从士兵眼里只看到恐惧,这次他们害怕了,我也感到胆怯。

第二任联军司令李奇微:中国人是文明的敌人,凶狠的斗士。他们不声不响的潜入前线地带,疯狂的喇叭声让我们的哨兵立即逃入碉堡,还来不及发出口令,战斗就打响了。……他们总是把我们的友军吓得头也不回的逃,只有一个念头,逃得离他们越远越好。

马歇尔:他们是美军在两次大战以来遇到的最强劲的对手,在去年(1950年)冬天的战斗中,他们已经为自己赢得军事强国的地位。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