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的一生会遇到许多十字路口,每一次都可以有不同的选择。有的选择,走下去可能是一片坦途,光明未来;有的选择则是羊肠小道,曲折多舛;有的选择可能是到处碰壁,死路一条。

拉开人与人之间差距的从来都不是工资,而是选择

人生的轨迹,会因为几次选择而变的差异巨大,最终走上了人生不同的道路,说说我几个姐姐的故事。

她们是我的表姐,年纪相差不大,家境差不多,能提供的支持也差不多。如今过了30岁,却走上了不同的道路,生活方式截然不同,财富累积也不是一个等级的了。不说她们本身生活的幸福程度如何,因为毕竟日子是过给自己的。大概谈谈财富累积这一部分给我的启发:

一、姐a

她是我很佩服的姐姐,有主见,老公是大学的男友,家境普通,以我姐姐的家庭条件,可以说是有点低就也不为过。结婚时候我们城市一般的主流都是:男孩子家提供房子。而当时她男票家里只给了20w,连同婚礼、房子都包含进去了。姐姐和姐夫非常努力,2人一起贷款,供了一个小房子,位置不错,升值不少,后来,两人顶着压力借钱+贷款买了一个130平的大三房,生活简单,开一辆二手车,穿着打扮都很朴素。

现在,房产的增值,姐姐的小家房产总值迈入了千万级俱乐部。

经验:1)工作努力,勤奋。对于一般人工资收入是最有力的财富累积保证。2)把握时机,善用杠杆:第一套是贷款,一直还款。第二套用的是老人的接力贷。3)不懂的不碰:姐夫之前也试图炒股,但是发现根本不是那块料,就坚决被姐姐叫停了。选择自己相对熟悉和擅长领域下手,财富积累也会快一些。4)结余率高:不买名牌,不开好车,手机还是用着小米。5)对父母大方,情商高,会做人:生孩子时候,姐的爸妈过去带孩子,那时候姐姐还住着小房子。为了大家都舒适,给父母租了附近的房子居住,尽量避免矛盾产生。我看过多少家庭都不愿意花租房的钱,但是和老人又存在各种行为和思想差异,最终搞得鸡飞狗跳,乌烟瘴气。

拉开人与人之间差距的从来都不是工资,而是选择

二、姐b

b姐走的不是寻常路线。她是我们当中功课最好的,情商也高,很受欢迎。她大学也是名校,只是学的专业相对冷门。毕业前申请了国外的大学,读了研究生。出国的时候,海外研究生毕业还勉强能进入高校工作,而在她念书期间就变成了"海外博士生"才有资格了,家人就希望她继续深造,可是德国的博士非常辛苦,她没有选择继续。

毕业后找工作,专业的关系或者是海外就业机会不够多的缘故,一直没有找到稳定的全职工作,陆陆续续的做兼职:翻译等工作,薪水也不错,但是没什么结余。后来遇到了姐夫,结婚后,姐姐也没有再出去找工作,在家做家务,偶尔接点兼职工作,假日就出去旅行,也没打算要孩子。可能国外的存储意识淡漠,所以工作多年,夫妻俩都没有任何积蓄,租房住,全花光,去年换车,还是找父母借了钱

我经常安慰他们说:姐姐人家那过得才叫生活,我们就是活着。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的确如此,没什么压力,不用考虑什么房子,租一辈子房子也不错,不养孩子的话能玩一辈子,养了孩子在国外不用太考虑学区房,教育的问题,顺其自然也很好。旅旅游,吃吃饭,人生也很美好。我也蛮欣赏这种生活态度的。只不过,父母没办法照顾了,在国内万一有个疾病,顾不过来,也没钱能支援。

而定局国外,已经不像多年前那么令人羡慕了,工作机会制约,社会地位,文化背景,以及远离家人,以及物质精神的均衡化,使得很多人不再觉得:让孩子去国外留学是镀金,而更多人理智的认为:那只是一种人生经历罢了。

经验:

1.专业和职业发展方向很重要,选择时候要从几个方面入手:1)喜好和专长 2)家里的资源3)未来发展空间,就业机会,想去小公司多角度学习还是大公司系统学习等等。

2.世界在变化,时刻保有选择的权利。如果说姐a以后可以随便选择出国或者定居其他城市。姐b有的可选吗?回国的话,住哪就是个最大的问题。我们努力生活,很多时候不就是为了能多几个选择吗?

3.不论在哪里生活,都要做好累积财富的准备。国外的福利保证比较完善,但是总有需要现钱的时候,有现金流,就是多一些机会,多一些风险抵抗力。

三、姐c

姐c,我觉得蛮可惜。姐c工作的蛮早,刚毕业就是在银行工作,收入和福利都不错。结婚前单位一直给提供宿舍,位置还很不错。姐一直住到结婚前,她33岁才结婚,所以在那个宿舍里住了10多年。期间全家人都一直劝她买房,有自己的家更有安全感,总不能一直住宿舍。那时候的房价真的不算高。她有点积蓄,父母也可以支援点,用公积金还贷款,一点压力都没有。但是她就是,没买,还总说:

1)房子太贵,不值得,等跌到5000我就买。2)我要买大房子,小的不买。 3)我还没结婚,男方以后也会准备房,想那么多干嘛。

结果,房价一直没跌过,她住了10年宿舍,也一直没买房。后来结婚时候,男方在郊区有个小房,姐c觉得我也得有自己的房子,作为婚前财产,于是也在郊区买了个小房。且不说婚前资产保护这些事情了,单纯从经济角度和实用角度,这2个房子真的价值不大:1)太远,没法住,只能出租后,再在市区租房。2)升值缓慢,大概看了下房价,远远跑输平均涨幅。另外,估计以姐c的做事风格和速度,这辈子,想在市中心上车的机会都不大了。

经验:

1)女孩子要是结婚的晚,婚前买一套房子挺好,但别买坑。

2)婚姻中的注重财产保护是好事,但太注重了,难免生分,其实也不利于家庭经济发展。

c和丈夫据说现在还是经济AA,各自还贷款,这种模式可能挺适合有钱的家庭,就是谁也不占谁便宜。但是放在经济普通的人家,其实不太实用,就是力量没法合并在一起,发挥更大的价值。比如说,他们如果能把各自买郊区房子的钱放在一起,买个市区房子,一起还贷款,可能财富累积的速度回更快一些,起码不用再租房住了。

拉开人与人之间差距的从来都不是工资,而是选择

对于我的三个姐姐,个人还是很欣赏的,独立,不啃老,也算过上了自己想要的生活,不做高低评判。

所以,人生面临选择,选择改变人生。很多时候,我们的差距产生来源于每一个细小的选择里,选择去玩游戏还是学习,选择去享乐还是暂时受苦,选择去享受还是攒起来,选择去承担还是逃避……工资水平差不多,同一起跑线的人,会由于个人性格,际遇或生活方式的选择,职业规划和发展方向的不同,经济水平产生了巨大差距。

不过,最重要的是,无论你选择了怎样的生活方式,决定如何去生活,一定要用自己喜欢的的方式度过一生。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