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标题下方红河旅游了解更多旅游资讯。「云南旅游新方向,云上梯田,美丽红河」

阿细跳月--云南彝族的民族风俗,也称“阿西跳月”、“跳月”。流行于云南弥勒、路南、泸西等地。青年男女社交娱乐形式。男舞者弹大三弦或吹笛子,女子合着节拍与男对舞。或者牵手围圈,左右摆动,拍掌踹脚,旋转而舞。

(图片来源:国家大剧院古典音乐频道)

阿细跳月,源远流长。远古时代,人类不知道怎样用火,过着茹毛饮血的生活。有一天雷电击中了枯木而引起一场大火,很多野兽被烧死,人们吃了,感到味道鲜美。从此才会用火烧肉充饥,烧起火来取暖。但在那风吹雨淋又没有房屋栖身的原始生活中,要保存住一点火种,确实非常困难。暴雨一来,火种被浇灭了。没有火了,人们就得挨冻,吃生肉喝冷水,给生活带来不少的困难。有一天,人们在山上狩猎时,又冷又饿,实在支持不住了,便纷纷靠在树上休息。有个名叫“木邓”的小伙子,却骑在一根朽木上面,边休息,边拾起一根细木棍儿,使劲地向朽木上钻。钻着钻着突然从朽木中钻出火来了。火的再度出现,使人们欣喜若狂。大家拾柴架火,熊熊的火焰,照得大地通红,烤得人体冒烟。于是围着篝火,边烤边跳。这就是阿细跳月的最初起源。人们称之为“木邓比”,意为“跳篝火”。

(图片来源:弥勒阿细人)

至于阿细人为何在“三步弦”中始终要保持跳跃的舞姿,还有着一段传说。相传很久以前,阿细地区的人们一直过着刀耕火种的奴隶生活。每到播种季节,为了抢时间为奴隶主尽快烧荒、播种,人们等不到烧荒火星的熄灭,就赤着双脚在滚烫的田野上开始翻地、劳作。为使双脚少受田野上余火的灼烧,便两脚一边不停地跳跃一边进行劳作。后来,人们在这种不停跳跃动态的基础上,又增加了蹬脚和上肢的左右甩摆、击掌,而逐渐形成了今天被人们喜爱的《阿细跳月》。

(图片来源:与风筝共舞)

《阿细跳月》作为云南葫芦丝舞曲,描写生活在云南省路南、弥勒、邱北等县,属于彝族支系的阿细人,在夏季星回节的黄昏时节,高举火把绕行田间以预祝来年丰收之后,便集中到村里的旷场上举行传统的欢庆活动。

届时,成群的未婚男女,围绕着噼啪作响的熊熊篝火频频起舞。头戴环形头饰、身着手绣短上衣、百褶裙,斜挎绣包的盛装姑娘们,在着白衣黑裤、腰系红色绸带的英俊吹笛者带领下,随着铮铮作响的大三弦与男子相对而舞,在眉眼间传递着无限的情意、抒发着由衷的喜悦与欢乐。舞蹈始终保持跳跃状态,双臂左右摆动、按节拍击掌的同时,换脚跳三步,空中蹬两脚,由五拍组合成的这种“三步弦”,是阿细人在“火把节”时所特有的自娱性舞蹈。由于该舞多在月光下起舞,后又被人们称为《阿细跳月》。

来源:名雅艺术

声明

本文为转载内容,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领导说了!

您点一个

小编的工资就涨五毛!

各位小伙伴,红河旅游的投稿邮箱已经开通,欢迎各位帅哥美女积极来稿哦!

投稿邮箱 :

[email protected]

MORE

往期精选:

世界正在看见红河的美!红河州最新旅游宣传广告在昆明长水国际机场惊艳亮相

铁路风光、水舞秀、街头美味…这一次,带你漫游这座边境小城!

云南最“怪”的村子,你家的房顶就是我家的庭院!

11月去哪玩?在“天上人间”品味比《风味人间》还要馋人的宴席

除了古城,建水这一条有故事的街,会给你带来满满的惊喜!

州庆助攻:我能想到最幸福的事,就是带你游遍这些治愈系胜地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