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12月17日的北京保利秋拍中,齐白石的《山水十二条屏》拍出了9.315亿元天价,成为目前全球最贵的中国艺术品。《山水十二条屏》为齐白石1925年所绘,每一条屏画面尺寸纵180厘米,横47cm,共计十二条。分别为《江上人家》《石岩双影》《板桥孤帆》《柏树森森》《远岸余霞》《松树白屋》《杏花草堂》《杉树楼台》《烟深帆影》《山中春雨》《红树白泉》《板塘荷香》,每一幅作品都是在描写他的家乡。取景上,这个作品既不俯视也不仰视,而是采用平视的角度,让它的山水很生活、有根据。不像过去的山水画,要刻意表达冷逸超远。这是齐白石自己独造的。在这个作品里,他学过的各家各派画法,都已经融汇为齐白石的画法,而且挂在一起十二幅,视觉冲击力非常强。
齐白石老人在斟酌绘画技艺本身的同时,又饱读诗书、满足了文人画家这个群体的文化标杆。他的名气早已不限于艺术圈,而在整个中国都家喻户晓,小学教科书中齐白石的虾就印证了这一点。小学教科书不仅孩子读,孩子的父母也读,效果可见一斑。
齐白石,1864年1月1日生于湖南长沙府湘潭,自幼家境贫寒,只读过短暂的私塾,14岁起从师学木工而以雕花手艺闻名。25岁做兼职卖画,32岁起开始学刻印,40岁时,开始周游全国,53岁他抛家舍业迁居北京,人生地不熟,操着一口地道的湖南口音独闯京城。在北京木匠成巨匠,到了83岁还生了孩子,85岁要续弦,92岁仍喜欢看漂亮美眉,95岁吵着要结婚,这就是相当励志的北漂故事。
齐白石老人不凡的生平经历不是他的画作成为中国最贵的理由,他的人品、绘画、诗句、书法、篆刻,无不出类拔萃。他是植根传统,师法造化的国画大师。他把前人"妙在似与不似之间"的道理体会得很深刻,其画以文人画为根基,开掘民间传统,探讨雅俗结合,为传统花鸟画注入了蓬勃生机,风格刚健鲜活、诙谐幽默。
且诗书画印兼能,被授予"人民艺术家"的称号。毕加索曾这样评论齐白石:“齐白石真是中国了不起的一位画家!中国画师多神奇呀!齐白石用水墨画的鱼儿没有上色,却使人看到长河与游鱼。”齐白石总是能给自己的画附上能让人“心动”的东西,他的画充满趣味。
回顾齐白石的一生,你会觉得他真的很传奇,从一个会画画的木匠到为别人画肖像画养家的画匠再到学了一身技艺的画家,他一直在努力充实着自己,有学遍百家的毅力也有否定自己的勇气。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