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始皇是一位伟大的皇帝,确切的说,他是历史上最伟大的皇帝,甚至不用加个“之一”,但“赞颂秦始皇”这件事本来就是经过一番激烈的辩证之后的结果,因为他原本也是一位颇具争议的皇帝,正所谓“人非圣贤孰能无过”,秦始皇固然伟大,但他也有残暴的一面,只不过人们会对他的种种好大喜功之举给予“罪在当代功在千秋”的评价,这评价其实非常客观,既认可其功绩,也委婉的承认了他的过失,在笔者看来,有3件事最配得上“罪在当代功在千秋”,不过排名第一的这项工程却很少被人认为是他的一项功绩,似乎它只有负面影响,然而事实真是如此吗?

(秦始皇像)

第三:统一六国

咱们都知道,秦始皇之所以能够被称为“始皇”的原因就在于他是那个第一次让华夏大地各国连成一片的人,确切的说是他和他的秦军吞并了其他六国,因此统一六国毫无疑问是一项功绩,对于后世的影响也最为深远,在此之后秦始皇书同文、车同轨、统一度量衡,以至于华夏子民有了大一统思想,这都是建立在“统一六国”的前提之下的,然而你要说“统一六国”本身这事算是“罪在当代”吗?答案应该也是“是”。

(秦灭六国)

​原因其实很简单,自公元前230年开始,秦始皇采用远交近攻、分化离间等策略将其他六国逐个击破,一直到公元前221年才将最后一个诸侯国齐国给灭了,然而有战争就意味着苦难,最苦的往往是百姓,从古至今可以说没有任何一场战争真正谈得上正义,毕竟后世之人都是战争结果的受益者(每一场战争的结局都影响着后续历史的发展,如果没有那些战争,也许压根就没你我),不过对于当时的百姓来说,那10来年的时间定是如坐针毡,甚至有的人最终沦为炮灰。

第二:修筑长城

(长城)

在统一六国之后,秦始皇又将目光投向了南面的百越之地以及北边的匈奴,在公元前215年,秦始皇便开始大规模的修筑长城,长城的意义在于抵御匈奴,这一点已是老生常谈,至于它被诟病的地方无疑就是劳民伤财,时至今日,长城已然只剩下观赏的意义,但在古代很长一段时间内,它都是咱们中原王朝抵御游牧民族的有利屏障。

第一:修筑皇陵

如果说秦始皇所做的前两件事尚可算是功绩与罪过兼有的话,那么修建皇陵这事在绝大多数人看来无疑是只有负面影响的,在很多人看来,它不仅罪在当代,更是罪在千秋,原因很简单,首先修筑皇陵就耗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劳民伤财四个字就是对修皇陵这事最好的诠释;其次,秦始皇此举带起了后世皇族、贵族奢靡墓葬的风气(在此之前都是按周朝礼制墓葬)。从表面来看,似乎的确如此,但咱们不妨将目光再放远一点,远到二十一世纪的今天,用现代人的眼光来看他主张修建皇陵这事,便有了全新的解读。

(兵马俑)

无论是劳民伤财还是没得辩,但对于后世带动的奢葬风俗,这倒是大功一件,原因很简单,正是因为那些奢华的墓葬,才让一些珍贵的文物得以保存,让如今的科考学者们能够接触到那些藏着历史往事的文物,方便我们研究历史,不过很少有人意识到这一点,修建皇陵这事的评价几乎也是一边倒,虽然秦始皇的本意绝非为后世着想,但他此举的确让更多的文物以“长埋地下”的方式保存到了今天,如此看来,不也是大功一件吗?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