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8日,一场名为“残健融合筑翼天使,齐心同力载梦人生”的青春励志演讲比赛在四川大学举行。四川至善成就梦想演讲俱乐部承办了这场比赛,通过比赛弘扬高校残健共融教育的理念,把关心、帮助残疾人,作为培养每个学生社会责任感和担当能力的重要途径,在形成融合教育环境,营造融合教育文化氛围。

演讲现场四川至善成就梦想演讲俱乐部的狮友们,被大学生精彩的演讲深深地打动,他们和观众一样流着激动的泪水,精彩的演讲赢得了在场评委的频频赞赏,博得了台下观众的阵阵掌声。一个个子1.80米的精瘦男孩走上舞台,他就是无臂少年彭超。因触电不幸失去双臂的彭超,如今以川大法学院学生的身份登台演讲。彭超的演讲如一缕清泉、娓娓道来,让人泪下……不幸刚来临时,彭超觉得自己的世界仿佛陷入了无尽的黑暗之中。他也曾痛苦与挣扎,不想输给命运的他开始用脚练习写字、吃饭、穿衣。

2015年,他以608分的成绩考入四川大学。同年9月,他在残奥会主会场上担任第一棒火炬手,骄傲地传递着火炬。2016年,彭超参加《中国诗词大会》节目时过五关斩六将,最后战胜了北大博士,成为中国诗词大会首位擂主。“这些都是以前想不敢想的事情,可是我真正地做到了!”演讲现场彭超说他一直坚信,“别人能做到的,我也能做到,我不比别人差!”

黑龙江女孩张旗彤始终灿烂地笑着,身着短裤的她清新又靓丽,在演讲中她自信的展示她那撕掉薄膜的假肢,并戏称自己是“海盗船长、钢铁战士”。张旗彤说,换下长裤,穿上短裤短裙的自己一路走来,越走越自信。她要让同为残疾人的妈妈知道:女儿能做到的,母亲也一定行!

脑瘫学生李显,如今已是川大的研究生。他讲述的是由于脑瘫导致行动不便,但仍坚持学会骑自行车、打羽毛球,甚至收获爱情的经历。李显在舞台上模仿他练习骑自行车摔倒时的场景出乎现场所有人的意料,营造了强烈的画面感。他大声的喊出了残障大学生的心声:“不是不行,只是不便”!

另一名脑瘫学生陈超除了身体不便、说话还口齿含糊,但他却有一颗不服输和积极进取的心,凌晨都还在找看看老师讨论演讲稿,利用多媒体手段辅助演讲,达到了穿透人心的励志效果。整场比赛,演讲形式丰富多彩、选手台风别出心裁,他们富有感染力的精彩的表演打动了评委和在场观众,博得现场阵阵掌声,展现了当代大学生的精神风貌。

四川至善成就梦想演讲俱乐部是中国狮子联会四川代表处前讲师团团长看看狮姐创办的一个社会组织,是一个志于提升个人公众演讲能力的学习平台、是一个致力于帮助残障人群获得认可、塑造尊严的专业演讲培训机构。成员多来自中国狮子联会四川代表处构优秀狮友,其中有创队队长8名,队长6名。他们活跃于公益舞台,致力于切实帮助残障人群提高自我发展能力,拥有自主创造幸福、实现美好生活梦想的能力,获得社会认可、塑造尊严。四川至善成就梦想演讲俱乐部作为本次比赛的承办单位,担任比赛评委和演讲比赛的培训、辅导工作。俱乐部的狮友放下自己的事业,走进大学,从和残疾大学生交朋友开始,获得大学生的认可。一次次为残疾大学生走向社会进行量身定制的演讲培训和沟通辅导。

5月13日,狮爱向阳服务队的前队长看看狮姐、候任队长王巍狮姐、狮爱阳光服务队的黄飞狮兄、熊猫服务队的王虎狮兄前往四川大学江安校区,对21名大学生进行了演讲基础的培训,其中有残疾学生9名(含研究生3名)、健全学生13名共同参与。王巍狮姐的风趣幽默破除了大学生上台的恐惧和陌生,让培训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开展。看看狮姐和黄飞狮兄带来的演讲干货则让大学生们对演讲有了全新的认识,明确了演讲能力是我们展示自己、塑造自己、汇报社会最快捷的方式和通道,他们也想通过软实力来造就大未来!

6月1日晚,看看狮姐和狮迈尔服务队的候任队长王仲华狮兄再次造访川大,对大学生们进行赛前培训,再次明确了一个好的演讲应该具备的逻辑关系及技能技巧。近一个月的时间,看看老师通过互联网对大学生进行一对一指导,从演讲的立意、内容的层次、主题的深化、演讲的风格等各方面进行了全方位的指导。这个励志演讲的服务项目真正体现了“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的核心理念。国家培养残障大学生、社会组织助力这些大学生的能力培养,为他们融入社会、实现梦想、点燃激情增添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粉红狮带服务队的卢辉狮兄参与了整个项目的策划和执行,顾浩然狮兄、狮爱向阳服务队的彭建狮兄,光明星服务队的王旭东候任队长,狮爱阳光服务队的宁夏狮姐都积极参与此次服务,出席出力,确保了比赛的顺利进行。此次“残健融合筑翼天使,齐心同力载梦人生”四川大学青春励志演讲比赛,是残健融合教育的一次大胆尝试,为有演讲爱好的同学提供一个成就梦想、燃烧激情的空间。残健同学同台竞技,更为残疾学生提供了展现自身青春励志风采的舞台,充分展示残疾学生才能,培养残疾学生自信、自尊、自强的能力。讲演给残疾大学生带来了乐观和自信,成为他们融入社会、开始新生活的精神支持,更多的学生开始规划人生,为社会奉献力量。四川至善成就梦想演讲俱乐部将做更多的这样的公益活动,开发残疾学生的潜能,促进残疾融合,携手在同一片蓝天下,开创美好新生活。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