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资阳沱江河面守护神:洪峰中撞船护桥35℃高温他们还在河上做啥?

四川在线资阳频道消息(记者 刘慕秋)闷热狭小的船舱、一台巴掌大的风扇、曝晒在阳光中的甲板......7月20日,记者来到资阳市雁江区海事处停靠在青年林中坝的巡艇上。前几日的洪峰已退去,烈日明晃晃的映在河面上,天气最高温达35℃。船员们却依旧呆在船上,时刻观察河面情况,护船、巡航、维护沱江河面安全是他们每天必须要做的事。

船舱中工作的船员

2018年7月12日凌晨3时许,每秒流量超8000立方米的洪峰抵达沱江资阳城区段。刘远和、李德康、罗少明,资阳市雁江区海事处的三位平均年龄超过55岁的老船员,冒着汹涌的洪水和巨大的威胁,5次撞击失控船只,保护成渝高铁跨资阳沱江大桥及资阳城区几座重要桥梁免受撞击。这群整日与船为伍,几乎在河面上生活的人就出现在大众的视野中。

洪峰来临 船员5次撞船护桥

平日里,罗少明等人就是以船为家,吃住均在船上,当洪峰来临时,三人更是昼夜连轴转。7月12日凌晨3时许,正在船上开展日常工作的罗少明三人接到通知,上游5艘失控船随洪峰漂入资阳城区。凌晨4时—6时,3名年过50岁的老船员驾驶川海巡288在野人滩设点拦截上游失控船舶。此时首先发现的一艘船舶离成渝高铁跨沱江大桥桥墩不足50米,刘远和三人合计直接从侧面撞向失控船,3次撞击后,失控船很快半翻过来,3名船员立即把失控船往岸边推行,失控船从桥墩中间顺利通过,然后沉入水底。

驾船拦截失控漂流船舶

正当3人正准备返回岸边,又接到通知,一艘七八米长失控船舶漂来,已经到了野人滩,三名船员正将海巡艇撞向失控船时,却发现更大的失控船漂来,3艘捆绑在一起的连排船舶桅杆比海巡艇还高,眼看就要撞向高铁跨江桥,刘远和与其他2名船员放弃小船,来不及多想,豪不犹豫直接2次撞向连排船舶,这次撞击成功改变了连排船舶的行程,高铁跨江桥桥墩躲过撞击。

其实,连续驾船撞击几艘失控船并成功护桥的罗少明之前从未遇到过这样的情况,“以前在沱江河重庆段看见过别人如何骑沉船只。”罗少明凭着多年的驾船经验与同事的协力帮助,硬着头皮驾船5次撞击失控船只,最终让成渝高铁跨资阳沱江大桥成功避险。

7月12日下午1点,在海巡艇上呆了28个小时后,刘远和才上岸吃第一顿饭。而李德康、罗少明2人则投入到海巡艇检修工作中,历时3个多小时,完成了受损螺旋桨的更换。他们继续在船上值守,7月13日上午洪峰过境才休息,此时,他们已连续50余个小时未闭眼。在紧张的工作中,李德康根本没发现自己的手掌中央已被深深的划了一条口子。7月20日,记者采访时,李德康的手掌已经结疤,而伤疤中的铁锈将李德康与同事在这次洪峰中的举动牢牢的烙印下来。

沱江河面的“守护神” 拯救价值百万船只

黝黑粗糙的皮肤、不高的个子、爽朗的笑容,7月20日,这是记者在码头边见到刘远和、李德康、罗少明三位老船员的第一印象。作为船员,三人均已工作超过三十余载。 一直以来,他们守护着沱江河资阳流域的安全。船,就是他们呆的最多的地方。日复一日,驾船护航,处理着河面上大大小小的事务。在复杂艰苦的工作环境中,刘远和、李德康、罗少明三人练就了一身过硬的驾船和巡航本领。

刘远和、李德康夜间值班巡航

“我们的工作内容很杂,小到小孩下河游泳,大到船只违章、砂船起火、洪峰来临护船巡航...只要是与河有关的事情,我们都要管。”面对记者提出的许多市民对于海事这个部门的工作很陌生的问题,工作了37年的刘远和介绍,码头、砂船、水上交通安全监管,河上的工作环境艰苦且危险,刘远和三人已记不清自己到底被“晒脱”了几层皮。为了处理各种突发情况,随时冲在河面的“第一线”,寒冬腊月、烈日酷暑,他们几乎日日与船为伴,守护着沱江河面的安危。

2014年初夏的一个夜晚,晚上一点左右,在船上休息的罗少明接到通知,白沙坝一艘采砂船突然起火,船上有4人被困在河中。罗少明赶紧驾船带着同事李德康等人赶到事发现场,因为船只在河中央,离岸较远,消防车无法使用水枪等工具灭火。罗少明冒着失火船只油箱爆炸的威胁,将船尽量靠近,使用船上的消防泵将大火灭掉。“当时怕油箱爆炸,还用水冲了20几分钟的油箱降温。”回忆当时情况,罗少明与李德康还是有些后怕,但挽救了船员的生命安全与价值百万的船只,两人仍然对自己的工作非常肯定。(新闻热线:028-26221630 微信爆料:ziyangscol)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