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随着医疗科技日新月异的发展,医疗检测手段和技术不断更新换代,在医疗过程中扮演了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但一些医疗检测结果出现失误的事件时有发生,比如11月16日海南媒体报道,海口市民韩先生称,他的胆囊在两年前已经切除,也经两家医院复查确诊,可他分别于2016年、2018年在海口一家医院体检中心做体检,结果都显示“胆囊正常”!

对此当事医院体检中心回应称:“主要是体检系统有纰漏,系统中的磁条需要更新换代,体检中心愿意与韩先生协商解决。”可见,体检报告出现失误是事实,医院方也找到了失误的原因,但是,韩先生时隔两年的两次体检都出现失误,又岂是简单的设备更新换代的问题?相关负责人没有及时发现问题,没有及时进行纠正,使用有问题的设备为患者进行检测,发放的结果报告如何让人放心?

更让人难以想象的是,11月15日有媒体报道,王女士在海南两家医疗机构做亲子鉴定,结果却截然相反,孩子生父因此与王女士分手,使得王女士不得不独自抚养孩子,经济十分困难。经过调查,一家机构承认医生录入信息时出现操作有误。

以上两起医疗检测带来的荒诞结果,让人匪夷所思。当前医疗检测的科技含量越来越高,已然成为医疗诊断的有力助手,直接关系到患者的病情诊断,甚至影响到性命,应足够准确足够权威才是。所以,每一份检查报告的出炉,都应该慎之又慎;每一位患者的诉求,都应该认真对待。

尽管上述两起检测鉴定只是个案,但是给我们带来了警示,必须引起高度重视。一方面,出现失误的医疗机构必须高度重视,对事件进行严肃调查,了解清楚事发缘由,看看到底是哪些环节出现问题,又是为何出现问题,拿出整改措施,杜绝类似事件再次发生。另一方面,其他医疗机构也应引以为戒,举一反三,查漏补缺,加强规范工作流程,补短板,严把关,确保以精准的医疗检测服务回报信任,给患者一颗定心丸。(肖时平)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