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很多国家一样,俄罗斯也实行义务兵制,如今这项征兵制度正在退出历史舞台。俄罗斯总统普京12日在会见俄动力机械科研生产联合体工作人员时表示,俄罗斯目前实施的义务兵制将逐步退出历史舞台,未来俄军将全部由合同制的职业军人组成。

俄罗斯逐步取消义务兵制,利大于弊

普京宣布的这一消息看似突然,其实丝毫不令人意外。俄罗斯联邦军队自组建以来就一直是一支合同兵和义务兵混合编组的武装力量,只不过义务兵占比较高,一直是俄罗斯军队的主体。不过随着俄罗斯军队的现代化进程加快,合同兵在俄军现役军人中的比重一直在提高。在2005年,俄罗斯军队现役军人中合同兵的比重为30%,目前这一比重已经提高至40%,提速缓慢的主要原因是俄罗斯经济发展情况不佳外加期间俄军进行了裁军。而根据俄罗斯国防部今年3月公布的计划,到2020年俄军合同兵的总数将达到70万人,比重将占到俄军总兵力的60-70%左右,而相应地义务兵的比重将大幅下降。按照目前的职业化速度,俄军有望在2030年前实现现役军人100%职业化目标。

俄罗斯逐步取消义务兵制,利大于弊

俄罗斯推进俄军职业化进程速度,自然有俄罗斯的国情在。尽管俄罗斯一直在实行义务兵制,但由于俄罗斯人口老龄化的加剧,加之教育水平的提高(大学接受过军事教育的本科生即可免除兵役),俄罗斯军队能够征召到的义务兵越来越少。此外,俄罗斯适龄青年的身体素质也比较堪忧,2018年秋季应征入伍的俄军新兵合格率只有80%,上述因素导致俄军义务兵征兵效果一直不理想。

此外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是,俄罗斯目前实行的义务兵制服役时间并不是2年,而是1年。在现代化战争背景下,1年的培训根本无法培训出能够上战场的军人,而只能培养一些掌握基本军事技能的军人。目前俄军每个团中有2个营是职业军人(合同兵),另外1个营是义务兵,这些义务兵不参加战斗,也不进入技术性岗位,只负责一些简单的非技术性工作。这些义务兵对于俄军的意义,更多在于退役之后能够作为掌握基础军事技能的后备军人,在发生大规模军事冲突的情况下可以为俄军迅速补充兵员,仅此而已。

俄罗斯逐步取消义务兵制,利大于弊

由此可以看出,俄罗斯逐步取消义务兵征兵制度是比较适合俄罗斯国情的。而且,随着装备现代化程度的提高,装备对于军人的职业能力要求也越来越高,空天军、潜艇以及战略导弹兵等传统高技术兵种就不说了,如今陆军的装备复杂程度也越来越高,这就需要经过系统培训的职业军人来掌握,才能更好地发挥出装备的性能,这是1年的义务兵培训所无法实现的。军人完全职业化对俄罗斯军队来说是必然趋势。

当然,这也并不是说俄军完全职业化没有任何弊端。合同制的职业军人并不像义务兵,入伍的主要动机不完全是为国效力,而是有一部金钱的诱因在里面,这就可能为俄军的忠诚度埋下隐患,因此一支100%职业化的军队还是有一定弊端的。但是总体来看的话,俄罗斯逐步取消义务兵制整体还是利大于弊的。

相关文章